Close
華語詞目
鹿港偏泉腔有 ǔ
三峽偏泉腔有 ū
臺北偏泉腔有 ū
宜蘭偏漳腔有 ū
臺南混合腔有 ū
高雄混合腔有 ū
金門偏泉腔有 ū
馬公偏泉腔有 ū
新竹偏泉腔有 ū
臺中偏漳腔有 ū
詞目  0815
音讀 ū 
釋義 1.具備、取得、擁有。例:伊有三間厝。I ū sann king tshù. (他有三間房子。);我有電腦。Guá ū tiān-náu. 
2.表事實或狀況的存在。與「無」(bô)相對。例:真有錢 tsin ū-tsînn(很有錢)、有地動 ū tē-tāng(有地震)。
3.曾經。例:伊有去過日本。I ū khì kuè Ji̍t-pún. (他去過日本。) 
4.對存在事實的強調。例:伊有咧洗碗啦!I ū teh sé uánn--lah! (他確實在洗碗啦!) 
5.動詞後綴,放在某些動詞(如聽、看、食……)之後,做補語,表示動作達到某種效果。例:聽有 thiann-ū(聽得懂)。
6.動詞後綴,放在動詞與補語之間,表示達成某種目標。例:伊大學考有牢!I tāi-ha̍k khó ū tiâu! (他大學有考上!) 
7.對性狀的肯定。例:柳丁有甜 liú-ting ū tinn、這領衫有媠 tsit niá sann ū suí(這件衣服很漂亮)。
8.表是成癮的行為。例:伊有食檳榔。I ū tsia̍h pin-nn̂g. (他有吃檳榔。) 
9.表示耐久或數量多。例:這雙鞋真有穿 tsit siang ê tsin ū tshīng(這雙鞋很耐穿)、有重 ū tāng(很重)。
10.用在動詞與賓語間,表示動作有成效。例:那讀冊那看電視,欲哪讀有冊?Ná tha̍k-tsheh ná khuànn tiān-sī, beh na tha̍k ū tsheh? (邊讀書邊看電視,怎麼有辦法念書?) 
11.用在句首,表示假設。例:有就買,無就汰。Ū tō bé, bô tō thài. (有就買,沒有就算了。) 
12.可與『無』搭配,構成問句。例:你有閒無?Lí ū îng--bô? (你有空嗎?);伊有來無?I ū lâi--bô? (他有來嗎?);菜有鹹無?Tshài ū kiâm--bô? (菜有鹹嗎?) 
又見音
反義詞
引用網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