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目 |
音讀 |
詞目 |
音讀 |
暗袋仔 暗袋、內側袋。藏在衣服或皮包內側的口袋,用來放貴重物品。
| àm-tē-á | 頷巾 圍巾。
| ām-kin/ām-kun |
頷領 領子。衣服領圍的部分。
| ām-niá | 頷垂 圍兜。小孩子穿掛在胸前,用來承接口水,防止衣服弄髒的衣物。
| ām-sê |
拗裒 衣服的折邊,通常會在袖口、衣襟、褲管或裙擺的邊緣折起縫合。
| áu-pôo | 木屐 以木材為底,上面釘有帶子的木板拖鞋。
| ba̍k-kia̍h |
馬褂 舊時騎馬穿在長袍外面的對襟短褂,原為滿清的服裝,今變成常服或禮服。
| bé-kuà | 帽 戴在頭上以裝飾或保護頭部的東西。例:帽仔 bō-á(帽子)、安全帽 an-tsuân-bō。
| bō |
帽仔 帽子。
| bō-á | 襪 襪子。套在腳上,用以保暖或裝飾的東西。例:穿鞋擢襪。Tshīng ê tioh bue̍h. (穿上鞋子,拉平襪子,使衣著整齊。用來比喻慎重其事。);軍襪 kun-bue̍h。
| bue̍h |
襪仔 襪子。穿在腳上,用來保護或保暖的東西,通常是用棉、毛、絲織品或合成纖維等所製成。
| bue̍h-á | 鞋抿仔 鞋刷。刷鞋的用具。
| ê-bín-á/uê-bín-á |
鞋油 塗在皮鞋表面,保護皮面並增加光澤的蠟油。
| ê-iû/uê-iû | 鞋苴 鞋墊。墊在鞋子裡面的布片或板子,可以保護腳。
| ê-tsū/uê-tsū |
鞋帶 繫綁鞋子的帶子。
| ê-tuà/uê-tuà | 鞋 腳上的穿著物。例:穿鞋 tshīng ê、褪鞋 thǹg ê(脫鞋)。
| ê/uê |
牛仔褲 原來為一種藍色帆布做成的工作褲,後來成為流行的服裝。早期叫「拍鐵仔褲」(phah-thih-á-khòo)。
| gû-á-khòo | 外衫 外衣。穿在外面的衣服。例:外口真寒,你愛加疊一領外衫。Guā-kháu tsin kuânn, lí ài ke tha̍h tsi̍t niá guā-sann. (外面很冷,你要多穿一件外衣。)
| guā-sann |
外套 在平常服裝外面所加的禦寒外衣,稱為「外套」。
| guā-thò | 靴 長筒的鞋子。例:長靴 tn̂g hia(長筒靴)、靴管 hia-kóng(雨鞋)。
| hia |
現胸 袒胸。露出胸部。例:伊穿衫刁持現胸。I tshīng sann thiau-tî hiàn-hing. (他穿衣服故意袒胸。)
| hiàn-hing | 裘 有夾層的厚衣外套。例:棉裘 mî-hiû(棉襖)。
| hiû |
裘仔 夾襖、棉襖。
| hiû-á | 服 1.衣服的總稱。例:制服 tsè-ho̍k。 2.食用、吃。例:服藥 ho̍k io̍h(吃藥)。 3.熟悉、適應。例:水土不服 tsuí-thóo put-ho̍k。 4.承認。例:不服 put-ho̍k。 5.擔任。例:服務 ho̍k-bū。 6.計算中藥服用劑量的單位。例:食兩服藥仔 tsia̍h nn̄g ho̍k io̍h-á(吃了兩帖藥)。
| ho̍k |
服飾 | ho̍k-sik | 服裝 衣服、鞋、帽的總稱。
| ho̍k-tsong |
番仔幔 斗篷。披在肩上,類似長袍,用來擋風禦寒的無袖外衣。
| huan-á-mua | 衣 人身上所穿,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。例:大衣 tuā-i。
| i |
腰帶 束在腰間的帶子。
| io-tuà | 洋服 西裝。西式的服裝。源自日語。例:伊去定做一軀洋服。I khì tiānn-tsò tsi̍t su iûnn-ho̍k. (他去訂做一套西裝。)
| iûnn-ho̍k |
羊毛衫 以羊毛織的布料做成的衣服。
| iûnn-mn̂g-sann | 洋裝 西式服裝。多指女子服裝而言。例:伊穿一軀粉紅仔色的洋裝。I tshīng tsi̍t su hún-âng-á sik ê iûnn-tsong. (他穿一件粉紅色的洋裝。)
| iûnn-tsong |
䘥仔 背心。無袖無領的上衣。例:內䘥仔 lāi-kah-á(無袖內衣)、吊䘥仔 tiàu-kah-á(背心)。
| kah-á | 褲 褲子。穿在下身的服裝。
| khòo |
褲跤 1.褲腳。褲管口,褲管最下端開口的地方。例:褲跤放放咧,褲才袂傷短。Khòo-kha pàng-pàng--leh, khòo tsiah bē siunn té. (褲管口放一放,褲子才不會太短。) 2.褲管。褲子的兩腿部分。例:伊驚一下走甲裂褲跤。I kiann tsi̍t-ē tsáu kah li̍h khòo-kha. (他嚇一跳跑到褲管都裂了。這句話表示逃之夭夭的意思。)
| khòo-kha | 褲袋仔 褲袋。褲子上面的口袋。
| khòo-tē-á |
褲頭 褲子最上端,位於腰部,用來繫腰帶的部位。
| khòo-thâu | 褲帶 腰帶。紮緊褲腰的帶子。
| khòo-tuà |
開跤褲 開襠褲。專為兒童所設計的褲子,在兩腿連接處有開口。
| khui-kha-khòo | 開裾 開衩。衣服邊緣所開的縫隙。
| khui-ki/khui-ku |
睏褲 睡褲。睡覺時穿的外褲。
| khùn-khòo | 睏衫 睡衣。
| khùn-sann |
裾 衣物的下襬。例:衫裾 sann-ki(衣服下襬)、後裾 āu-ki(衣物的後襟)、內裾 lāi-ki(衣服的襯裡)。
| ki/ku | 裌裘 袷衣。有夾層的衣服。
| kiap-hiû |
勼水 1.縮水。形容衣物經水洗過後而縮小尺寸。例:這領衫洗了勼水去矣。Tsit niá sann sé-liáu kiu-tsuí--khì--ah. (這件衣服洗過以後變得縮小了。) 2.指對事物的執行打折扣。例:照品照行,袂使勼水。Tsiàu phín tsiàu kiânn, bē-sái kiu-tsuí. (按預先講好的來做,不可縮水。)
| kiu-tsuí | 冠 帽子。 例:衣冠禽獸 i kuan khîm-siù(指違背倫理道德如禽獸一樣的人)。
| kuan |
寒衫 冬衣、冬裝。冬天所穿的厚重衣服。例:五月節過了,寒衫就會當收起來矣。Gōo-gue̍h-tseh kuè-liáu, kuânn-sann tō ē-tàng siu--khí-lâi--ah. (過了端午節,冬衣就可以收起來了。)
| kuânn-sann | 裙 裙子。例:伊今仔日穿裙。I kin-á-ji̍t tshīng kûn. (她今天穿裙子。)
| kûn |
內䘥仔 無袖內衣。
| lāi-kah-á | 內裡 衣物不露出在外的裡層。例:我這領衫的內裡破去矣。Guá tsit niá sann ê lāi-lí phuà--khì--ah. (我這件衣服的裡子破掉了。)
| lāi-lí |
內衫 內衣。貼身穿在上身的衣服,通常較薄。例:有穿內衫加較衛生。Ū tshīng lāi-sann ke khah uē-sing. (穿內衣比較衛生。)
| lāi-sann | 內套 女用上身內襯。
| lāi-thò |
橐袋仔 口袋。衣褲上面的口袋。
| lak-tē-á | 男裝 | lâm-tsong |
禮服 在重要場合或舉行典禮時所穿的衣服。例:穿禮服參加典禮。Tshīng lé-ho̍k tsham-ka tián-lé.
| lé-ho̍k | 笠仔 斗笠。用來遮日光、雨水的竹笠。
| le̍h-á |
裡 衣服的內襯。例:內裡 lāi-lí。
| lí | 領 1.統率、主導事情。例:領導 líng-tō。 2.接受、承受、取得。例:領教 líng kàu、領受 líng-siū。 3.擁有、管轄。例:領土 líng-thóo、領海 líng-hái。
| líng |
鈕鈕仔 扣鈕扣、扣扣子。
| liú liú-á | 鈕仔 1.鈕扣。例:鈕鈕仔 liú liú-á(扣鈕扣)。鈕 2.套索。打獵時用來套捉小動物的道具。索上有一個活結,當小動物踩進陷阱中或被套中時,可以拉動活結,防止動物脫逃。
| liú-á |
鈕仔空 扣子孔。衣服上可以扣上扣子的小孔。
| liú-á-khang | 女裝 | lú-tsong/lí-tsong |
棉裘 棉襖。兩層布中間夾有棉絮的衣服,冬天穿著可以禦寒保暖。例:外口真寒,你欲出門愛加疊一領棉裘。Guā-kháu tsin kuânn, lí beh tshut-mn̂g ài ke tha̍h tsi̍t niá mî-hiû. (外面很冷,你要出門應加一件棉襖。)
| mî-hiû | 幔 1.如披風般寬大的衣服。例:雨幔 hōo-mua(雨衣)、風幔 hong-mua(披風)。 2.將衣物披在身上。例:你若毋穿,無,你小幔一下。Lí nā m̄ tshīng, bô, lí sió mua--tsi̍t-ē. (你如果不穿,不然你稍微披一下。) 3.手臂搭在別人肩膀上。例:你按呢共伊幔咧,伊會歹勢。Lí án-ne kā i mua--leh , i ē pháinn-sè. (你這樣搭他的肩膀,他會不好意思。)
| mua |
䘼 袖子。例:長䘼 tn̂g-ńg(長袖)。
| ńg | 硬掙 1.衣物硬挺的樣子。例:這領衫漿了真硬掙,真好看。Tsit niá sann tsiunn liáu tsin ngē-tsiānn, tsin hó-khuànn. (這件衣服漿得很硬挺,很好看。) 2.身體硬朗的樣子。例:伊八十歲矣猶閣足硬掙。I peh-tsa̍p huè--ah iáu-koh tsiok ngē-tsiānn. (他八十歲了身體還是很硬朗。)
| ngē-tsiānn/ngī-tsiānn |
領 1.領子、衣領。衣服圍護頸部的部分。例:衫仔領 sann-á-niá(衣領)、頷領 ām-niá(衣領)。 2.計算單件衣服、褲子、裙子、棉被的單位。例:三領衫 sann niá sann(三件衣服)、四領褲 sì niá khòo(四件褲子)、一領毯仔 tsi̍t niá thán-á(一件毯子)。 3.受取、取得。例:領錢 niá tsînn、領報名單 niá pò-miâ-tuann。 4.統率、主導事情。例:帶領 tuà-niá(帶領)。
| niá | 領帶 穿著西服時,繫在襯衫衣領上用來裝飾的長條布塊。
| niá-tuà |
百襇裙 百褶裙。一種在裙擺上做了很多褶子的裙子。
| pah-kíng-kûn | 拍鐵仔褲 牛仔褲。早期美國西部移民者所穿的工作服。用帳篷布縫製而成,質地堅韌,不易磨損。
| phah-thih-á-khòo |
襻 1.盤扣。以小布條捲成的鈕扣,即漢裝上所用的扣子。例:鈕仔襻 liú-á-phàn(盤扣)。 2.拖鞋、木屐上供腳指夾住的部分。例:鞋襻 ê-phàn(拖鞋的指夾處)。
| phàn | 膨紗衫 毛線衣。用毛線所織成的衣服。例:這領膨紗衫是阿媽共你刺的。Tsit niá phòng-se-sann sī a-má kā lí tshiah--ê. (這件毛衣是奶奶幫你織的。)
| phòng-se-sann |
配件 | phuè-kiānn/phè-kiānn | 皮鞋 皮革製成的鞋子。
| phuê-ê/phê-uê |
皮帶 腰帶。
| phuê-tuà/phê-tuà | 便服 便衣。平常穿的衣服。
| piān-ho̍k |
便衣 1.便服。一般人穿的服裝。便服、便衫 2.未穿制服執行任務的警察、軍人。
| piān-i | 便衫 便服。平常居家在穿的衣服。例:都轉來到厝矣,你嘛去換一領便衫。To tńg-lâi kàu tshù--ah, lí mā khì uānn tsi̍t niá piān-sann. (都回到家了,你該去換一套便服嘛。)
| piān-sann |
布目 布的經緯線之間的方格。例:這塊布布目較疏。Tsit tè pòo pòo-ba̍k khah se. (這塊布的縫隙較大較粗糙。)
| pòo-ba̍k | 布鞋 以布料為材質所做的鞋子。
| pòo-ê/pòo-uê |
布身 布料的質地。例:這塊布布身袂䆀。Tsit tè pòo pòo-sin bē-bái. (這塊布料的質地不錯。)
| pòo-sin | 衫 衣服。例:穿衫 tshīng sann(穿衣服)。衣
| sann |
衫仔褲 衣服和褲子。泛指衣服。例:洗衫仔褲 sé sann-á-khòo(洗衣服)。服裝
| sann-á-khòo | 衫仔裾 衣服的下襬。
| sann-á-ki/sann-á-ku |
三角褲 一種三角樣式的貼身內褲。
| sann-kak-khòo | 紗仔 薄絲絹布。
| se-á |
紗仔衫 汗衫、竹紗衫。紗布材質的汗衫。
| se-á-sann | 西裝 男人穿的西洋式服裝,較為正式。
| se-tsong |
絲仔襪 絲襪。天然或尼龍絲所織成的襪子。例:穿裙愛穿絲仔襪。Tshīng kûn ài tshīng si-á-bue̍h. (穿裙子要穿絲襪。)
| si-á-bue̍h | 時裝 | sî-tsong |
罩衫 加在衣服外面,非正式、寬鬆的外套。
| tà-sann | 短褲 長度不超過膝蓋的褲子。
| té-khòo |
短䘼 短袖。長度不超過上臂的袖子。例:穿短䘼 tshīng té-ńg(穿短袖)。
| té-ńg | 褪褲𡳞 光屁股。專指男孩子沒穿褲子。例:較早的細漢囡仔毋是褪褲𡳞,就是穿開跤褲仔。Khah-tsá ê sè-hàn gín-á m̄ sī thǹg-khòo-lān, tō sī tshīng khui-kha-khòo-á. (以前的小男生不是沒穿褲子,就是穿開襠褲。)
| thǹg-khòo-lān |
褪腹裼 打赤膊。光著上身。例:伊褪腹裼坐佇遐歇涼。I thǹg-pak-theh tsē tī hia hioh-liâng. (他打赤膊坐在那裡乘涼。)
| thǹg-pak-theh | 套裝 | thò-tsong |
重穿 指一個人注重穿著。例:伊彼个人重食無重穿。I hit ê lâng tiōng-tsia̍h bô tiōng-tshīng. (他那個人注重飲食不注重穿著。)
| tiōng-tshīng | 長褲 | tn̂g-khòo |
長裙 | tn̂g-kûn | 長䘼 長袖。例:長䘼的衫 tn̂g-ńg ê sann(長袖衫)。
| tn̂g-ńg |
長衫 1.舊時的禮服,指男子穿的大褂。例:穿長衫疊馬褂 tshīng tn̂g-sann tha̍h bé-kuà(穿長袍馬褂)。 2.指好穿的旗袍。
| tn̂g-sann | 肚綰 肚兜。用來保護胸腹部的菱形布圍,為古代婦女或是未成年的人所穿的貼身小衣。
| tóo-kuānn |
棕蓑 蓑衣。早期農村用棕毛做成的雨具,可以披穿在身上防雨。 例:較早的作田人落雨天就穿棕蓑去作穡。Khah tsá ê tsoh-tshân-lâng lo̍h-hōo-thinn tō tshīng tsang-sui khì tsoh-sit. (早期的農夫下雨天就穿蓑衣出去工作。)
| tsang-sui | 制服 統一規定式樣的服裝。便服、便衫
| tsè-ho̍k |
柴屐 木屐。以木材做底的拖板鞋。例:這雙柴屐閣袂歹穿。Tsit siang tshâ-kia̍h koh bē pháinn tshīng. (這雙木屐還不難穿。)
| tshâ-kia̍h | 草鞋 用草編製的鞋。
| tsháu-ê/tsháu-uê |
穿 著、套上衣襪等。例:外口真寒,你愛加穿一領衫。Guā-kháu tsin kuânn, lí ài ke tshīng tsi̍t niá sann. (外面很冷,你要多穿一件衣服。)
| tshīng | 手橐仔 手套。例:天氣真寒,你愛會記得掛手橐仔。Thinn-khì tsin kuânn, lí ài ē-kì-tit kuà tshiú-lok-á. (天氣很冷,你要記得戴手套。)
| tshiú-lok-á |
手囊 1.袖套。因工作需要而穿套在胳臂或衣袖外面的衣物。 2.手套。手橐仔
| tshiú-lông | 手䘼 衣袖。衣服的袖子,也就是從肩膀以下的部分。
| tshiú-ńg |
粗布 不精緻、粗俗的布料。
| tshoo-pòo | 粗穿 居家做家事時穿著。例:遮的舊衫留咧粗穿。Tsia--ê kū sann lâu leh tshoo-tshīng. (這些舊衣服留著當居家工作服。)
| tshoo-tshīng |
質料 | tsit-liāu | 裝 衣服、服飾。例:西裝 se-tsong、洋裝 iûnn-tsong。
| tsong |
大衣 | tuā-i | 對襟仔 一種舊式衣服的款式。兩襟相對,而且胸前有一排鈕扣。
| tuì-khim-á |
對襟仔衫 一種早期的服飾。衣服兩襟相對,在胸前排一行鈕扣的款式。例:這馬穿對襟仔衫的人愈來愈少矣。Tsit-má tshīng tuì-khim-á-sann ê lâng jú lâi jú tsió--ah. (現在穿對襟衣的人越來越少了。)
| tuì-khim-á-sann | 圍巾 圍在脖子上的長條形領巾。具有保暖、禦寒、裝飾等功用。
| uî-kin/uî-kun |
圍軀裙 圍裙。工作時圍在身前的裙子。多用布或橡膠製成,可避免弄髒衣服。
| uî-su-kû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