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目 |
音讀 |
詞目 |
音讀 |
暗學仔 夜校。
| àm-o̍h-á | 命題 出題目。
| bīng-tê/bīng-tuê |
母校 自己所畢業的學校。例:我足久無轉去母校矣。Guá tsiok kú bô tńg-khì bú-hāu--ah. (我很久沒有回母校了。)
| bú-hāu | 文獻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者,後來專指具有歷史價值的典籍資料。
| bûn-hiàn |
文教 | bûn-kàu | 文憑 1.用來作為憑證的正式文書。 2.學校發給畢業或者肄業學生的證書。
| bûn-pîng |
語文 | gí-bûn/gú-bûn | 義理 1.道德公理。 2.文章的意義、理路。
| gī-lí |
研習 | gián-si̍p | 研討 | gián-thó |
原文 | guân-bûn | 下課 | hā-khò |
學 1.學習的地方。例:中學 tiong-ha̍k、大學 tāi-ha̍k。 2.指學科。例:經濟學 king-tsè ha̍k、社會學 siā-huē ha̍k。
| ha̍k | 學問 學習所得的系統性知識。例:伊真有學問。I tsin ū ha̍k-būn. (他真有學問。)
| ha̍k-būn |
學業 在學校修習的課業。例:學業進步 ha̍k-gia̍p tsìn-pōo。
| ha̍k-gia̍p | 學府 | ha̍k-hú |
學會 | ha̍k-huē | 學分 | ha̍k-hun |
學院 | ha̍k-īnn | 學界 | ha̍k-kài |
學科 | ha̍k-kho | 學區 | ha̍k-khu |
學期 學校把一學年分為上下兩期,稱為「學期」。由本年八月秋季開學到次年一月寒假是第一學期,次年二月春季開學到七月暑假是第二學期。
| ha̍k-kî | 學理 學術上的原理法則。例:每一門科學攏有相關的學理。Mui tsi̍t mn̂g kho-ha̍k lóng ū siong-kuan ê ha̍k-lí. (每一門科學都有相關的學理。)
| ha̍k-lí |
學歷 | ha̍k-li̍k | 學習 經由理解與練習以吸收知識。例:學習數學 ha̍k-si̍p sòo-ha̍k。
| ha̍k-si̍p |
學說 | ha̍k-suat | 學術 關於有系統而專門的學問之道。例:學術研究 ha̍k-su̍t gián-kiù。
| ha̍k-su̍t |
學長 | ha̍k-tiúnn | 學位 通常指大專以上學生,在學分修習完畢後,具有某種程度的專業知識,經有關的學術機構認可而授予的學術級位。現分「專士」(tsuan-sū)、「學士」(ha̍k-sū)、「碩士」(si̍k sū)、「博士」(phok-sū)四種。
| ha̍k-uī |
校方 | hāu-hong | 校慶 | hāu-khìng |
校區 | hāu-khu | 系所 | hē-sóo |
歇熱 放暑假。例:恁學校當時開始歇熱?Lín ha̍k-hāu tang-sî khai-sí hioh-jua̍h? (你們學校什麼時候開始放暑假?)
| hioh-jua̍h/hioh-lua̍h | 歇寒 放寒假。例:阮明仔載就開始歇寒,免去學校上課矣。Guán bîn-á-tsài tō khai-sí hioh-kuânn, bián khì ha̍k-hāu siōng-khò--ah. (我們明天就開始放寒假,不用去學校上課了。)
| hioh-kuânn |
歇冬 放寒假。例:阮囝嘛咧欲歇冬矣。Guán kiánn mā teh-beh hioh-tang--ah. (我兒子也快要放寒假了。)
| hioh-tang | 休學 學生因故暫時停止課業,但能保留學籍,以後再繼續就學。
| hiu-ha̍k |
福利社 | hok-lī-siā | 復習 溫習、複習。
| ho̍k-si̍p |
複習 | ho̍k-si̍p | 放榜 考試經評定成績後,公布錄取名單。
| hòng-pńg |
化學 研究物質的結構、性質及變化反應的科學。
| huà-ha̍k | 分數 表示成績高低的數字。
| hun-sòo |
粉筆 用白堊土或石膏做成的筆,可以在黑板上書寫。
| hún-pit | 夜間部 學校在夜間授課的部門。
| iā-kan-pōo |
演講 1.演說、講演。 2.演說會。例:這場演講足足有三點鐘。Tsit tiûnn ián-káng tsiok-tsiok ū sann tiám-tsing. (這場演說會長達三小時。)
| ián-káng | 演說 | ián-suat |
院校 | īnn-hāu | 用功 努力讀書、勤加修習。例:你這馬若無用功讀冊,以後就知艱苦。Lí tsit-má nā-bô iōng-kong tha̍k-tsheh, í-āu tō tsai kan-khóo. (你現在如果沒有用功念書,以後就會知道辛苦。) 這个囡仔真用功。Tsit ê gín-á tsin iōng-kong. (這個孩子很用功。)
| iōng-kong |
幼教 | iù-kàu | 遊學 | iû-ha̍k |
字典 一種記載如何使用某種特定文字的工具書。以字為單位,按照一定的體例編目和排版,並對文字的形、音、義、用法及來源等等加以解釋。
| jī-tián/lī-tián | 入學 開始進入學校學習、求學。例:我今年就欲入學去讀冊矣!Guá kin-nî tō beh ji̍p-o̍h khì tha̍k-tsheh--ah! (我今年就要入學去讀書了!)
| ji̍p-o̍h/li̍p-o̍h |
入圍 | ji̍p-uî/li̍p-uî | 儒家 | Jû-ka/Lû-ka |
加 1.數學演算法上,指兩個數目的結合。例:遮的加起來攏總一百箍。Tsia--ê ka--khí-lâi lóng-tsóng tsi̍t-pah khoo. (這些加起來總共一百元。) 2.增益。例:加工 ka-kang、加添 ka-thiam(增加)、加倍 ka-puē。
| ka | 教法 | kà-huat |
教示 教訓、訓示。教導訓誨。例:這个囡仔若無教示是袂乖的。Tsit ê gín-á nā bô kà-sī sī bē kuai--ê. (這個孩子如果不教訓是不會乖的。)
| kà-sī | 教冊 教書。教導學生學習各種知識。
| kà-tsheh |
概論 總括而扼要的論述。
| kài-lūn | 感化 教化。藉由言語或行為感動別人,使對方改變思想,去惡從善。例:伊受著老師的感化了後,就變乖矣。I siū-tio̍h lāu-su ê kám-huà liáu-āu, tō piàn kuai--ah. (他受到老師的教化後,就變乖了。)
| kám-huà |
講義 | káng-gī | 講習 講授和學習。例:報名參加講習會。Pò-miâ tsham-ka káng-si̍p huē.
| káng-si̍p |
講授 | káng-siū | 講堂 聽堂。講授知識的地方。
| káng-tn̂g |
教學 教師將知識、技能傳授給學生。
| kàu-ha̍k | 教訓 1.教導訓誡。例:伊真𠢕教訓囡仔。I tsin gâu kàu-hùn gín-á. (他很會教導小孩。) 2.從失敗或錯誤中學習到的經驗。
| kàu-hùn |
教育 1.教導培育。 2.一種有關培育人才、訓練技能,以期能幫助國家建設,社會發展的事業。
| kàu-io̍k | 教改 | kàu-kái |
教科文 | kàu-kho-bûn | 教科書 | kàu-kho-su |
教具 | kàu-kū | 教室 | kàu-sik |
教條 | kàu-tiâu | 教導 | kàu-tō |
教材 | kàu-tsâi | 開學 一學期課業開始。
| khai-ha̍k |
牽師仔 授徒。帶徒弟。例:師傅牽師仔。Sai-hū khan sai-á. (師傅帶徒弟習藝。)
| khan sai-á | 科目 對學術或其他事項所劃分的類別。
| kho-bo̍k |
科學 以一定對象為研究範圍,依據實驗與邏輯推理,得到統一、確實的規律和真理。狹義專指自然科學,廣義則泛指一切有系統、有組織的知識而言。
| kho-ha̍k | 科系 | kho-hē |
考 1.測驗、測試。例:考牢大學 khó-tiâu tāi-ha̍k(考上大學)。 2.考試的簡稱。例:高考 ko khó(國家高等考試)、聯考 liân-khó。 3.察驗。例:考數 khó siàu(查帳)、考秤頭 khó tshìn-thâu(核對斤兩)。
| khó | 考卷 考試的時候,學生據以答題的卷子。
| khó-kǹg |
考場 | khó-tiûnn | 考試 出試題測驗考生學習的程度或能力。
| khó-tshì |
課文 教科書的內容。
| khò-bûn | 課業 | khò-gia̍p |
課本 教科書。
| khò-pún | 課題 | khò-tê/khò-tuê |
課程 為達教育目標,由學校和老師安排指導學生所從事的一切活動。
| khò-tîng | 課堂 | khò-tn̂g |
空大 | khong-tāi | 開課 | khui-khò |
減法 一種數學的運算方法。從某數減去他數,為計算兩數之差的方法。
| kiám-huat | 結業 | kiat-gia̍p |
金榜 原指中國以前的科舉時代,讀書人參加金殿面試之後,揭曉成績用的榜單。現在通常用來指學生或考生參加考試後,公布錄取的榜單。例:洞房花燭夜,金榜題名時。Tōng-pông hua-tsiok iā, kim-pńg tê-miâ sî.
| kim-pńg | 及格 合格。符合規定的標準或資格。
| ki̍p-keh |
高中 介於國民中學與大專院校之間的學校。招收對象為國中畢業生。
| ko-tiong | 高職 | ko-tsit |
國文 | kok-bûn | 國中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最後三年。
| kok-tiong |
公學校 日治時期臺灣人就讀的基礎教育學校,相當於現在的小學。
| kong-ha̍k-hāu | 公式 | kong-sik |
攻讀 | kong-tho̍k | 理化 | lí-huà |
理工 | lí-kang | 聯考 | liân-khó |
聯招 | liân-tsiau | 練字 原指練習書法,後泛指練習寫字。
| liān-jī/liān-lī |
力學 | li̍k-ha̍k | 留學 | liû-ha̍k |
落第 1.留級。學生的學業成績未達升級標準,而留在原來的年級重讀。例:伊今年傷放蕩,予先生共伊落第。I kin-nî siunn hòng-tōng, hōo sian-sinn kā i lo̍k-tē. (他今年太愛玩,被老師留級。) 留級 2.名落孫山。考試失敗,沒被錄取。例:伊這擺大學考試落第,明年仔愛重考。I tsit pái tāi-ha̍k khó-tshì lo̍k-tē, mê-nî-á ài tîng khó. (他這次大學沒考上,明年必須重考。)
| lo̍k-tē | 論文 用以研究或者討論某種問題的文章。
| lūn-bûn |
論點 | lūn-tiám | 論壇 | lūn-tuânn |
年級 | nî-kip | 學 1.學習。例:學煮食 o̍h tsú-tsia̍h(學作菜)、學刺膨紗 o̍h tshiah phòng-se(學打毛線)。 2.模仿。例:你莫閣學伊講話矣。Lí mài koh o̍h i kóng-uē--ah. (你別再學他說話了。) 3.學習的地方。例:學仔 o̍h-á(學校)、中學 tiong-o̍h、大學 tuā-o̍h。
| o̍h |
學仔 私塾。早期的學堂。
| o̍h-á | 烏枋 黑板。用來教學的用具。用木頭製成,再漆上黑色或深綠色的不反光漆。可以用粉筆在上面書寫、繪畫,大多是教師教學時使用。
| oo-pang |
烏枋拭仔 板擦、黑板擦。拭擦黑板上粉筆字跡的用具。
| oo-pang-tshit-á | 班級 | pan-kip |
放學 | pàng-o̍h | 評分 | phîng-hun |
畢業 | pit-gia̍p | 必修 | pit-siu |
筆試 | pit-tshì | 旁聽 | pông-thiann |
補校 | póo-hāu | 補習 加強、補充某種知識或技能。例:我逐工攏愛去補習。Guá ta̍k kang lóng ài khì póo-si̍p. (我每天都要去補習。)
| póo-si̍p |
部編本 | Pōo-pian-pún | 培訓 | puê-hùn |
背冊 背書。背誦唸過的書。例:細漢的時,阮阿公就教我背冊,閣教我真濟古早人講的道理。Sè-hàn ê sî, guán a-kong tō kà guá puē-tsheh, koh kà guá tsin tsē kóo-tsá lâng kóng ê tō-lí. (小時候,我祖父就教我背書,還教我許多古人說的道理。)
| puē-tsheh | 寫字 指小孩子在剛入小學的時候所特別安排的一種課程,與「讀書」相對。
| siá-jī/siá-lī |
社教 | siā-kàu | 升學 | sing-ha̍k |
小學 實施初級教育的學校。
| sió-ha̍k | 上課 1.授課、教課。老師教導學生。例:老師當咧課堂上課。Lāu-su tng teh khò-tn̂g siōng-khò. (老師正在教室裡面授課。) 2.上學、學習。學生到學校讀書或接受老師的教導。例:學生囡仔逐工攏愛去學校上課。Ha̍k-sing gín-á ta̍k kang lóng ài khì ha̍k-hāu siōng-khò. (學生們每天都要去學校讀書。)
| siōng-khò |
修習 | siu-si̍p | 授課 | siū-khò |
算法 計算的方法。
| sǹg-huat | 數學 討論數量、形狀和它們之間關係的科學。其中包括了算術、代數、幾何、三角、解析幾何、微分、積分等。
| sòo-ha̍k |
私校 | su-hāu | 史學 | sú-ha̍k |
史料 | sú-liāu | 散學 放學、下課。例:你今仔日幾點散學?Lí kin-á-ji̍t kuí tiám suànn-o̍h?(你今天幾點放學?)
| suànn-o̍h |
大學 國家學制上最高單位,凡具備三學院者稱為大學,不足者則稱為獨立學院。例:大學畢業了後就愛揣頭路。Tāi-ha̍k pit-gia̍p liáu-āu tō ài tshuē thâu-lōo. (大學畢業以後就要找工作做。)
| tāi-ha̍k | 大專 | tāi-tsuan |
題庫 | tê-khòo/tuê-khòo | 題 1.問題、題目。例:出題 tshut tê。 2.簽署、寫上名字或句子。例:題詩 tê si、題名 tê miâ。 3.募款時讓人自由填寫願意捐出的錢數。例:題一萬 tê tsi̍t-bān(捐一萬)、題緣金 tê-iân kim(樂捐的捐款)。
| tê/tuê |
讀死冊 讀死書。例:你愛知影變竅,毋通讀死冊。Lí ài tsai-iánn piàn-khiàu, m̄-thang tha̍k-sí-tsheh. (你要知道變通,不要讀死書。)
| tha̍k-sí-tsheh | 讀冊 1.讀書、唸書。例:咱讀冊就毋通讀對尻脊骿去。Lán tha̍k-tsheh tō m̄-thang tha̍k tuì kha-tsiah-phiann khì. (我們唸書不要唸到背後去。比喻讀了書要懂道理,不要白讀了。) 2.上學、上課。例:你今仔日按怎無去讀冊?Lí kin-á-ji̍t án-tsuánn bô khì tha̍k-tsheh? (你今天怎麼沒去上學?)
| tha̍k-tsheh |
讀書 | tha̍k-tsu | 退學 學生因為嚴重違反校規或是不及格的科目達到一定比例,而被學校當局勒令不得繼續在校就讀。
| thè-ha̍k |
退步 落後。從較優良的狀況變成較低劣的狀況。例:你這過的成績有淡薄仔退步。Lí tsit-kuè ê sîng-tsik ū tām-po̍h-á thè-pōo. (你這次的成績有點退步。)
| thè-pōo | 傳授 將知識或技能教授給別人。
| thuân-siū |
點名 1.按名冊一個個點喚。 2.指名。
| tiám-miâ | 哲學 | tiat-ha̍k |
哲理 | tiat-lí | 中學 指實施中等教育的學校,程度介於小學和大學之間,舊分初高兩級,期限各三年,今初級中學已經劃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的教育範疇內。
| tiong-ha̍k |
導師 | tō-su | 插班 轉學生依照程度和學歷編入適當的班級。
| tshah-pan |
參考冊 參考書。作為參考或援引資料的書籍。
| tsham-khó-tsheh | 參數 | tsham-sòo |
試驗 1.實驗。 2.指考試。
| tshì-giām | 試題 | tshì-tê/tshì-tuê |
千金譜 書名。臺灣正式推行小學教育前的一種兒童啟蒙書。教導學生商業所需的知識、記帳用語,因開頭第一句話為「字是隨身寶,財是國家珍,一字值千金,千金難買聖賢心」而得名。
| tshian-kim-phóo | 測驗 考驗、考試。例:後日老師欲共逐家測驗。Āu--ji̍t lāu-su beh kā ta̍k-ke tshik-giām. (後天老師要測驗大家。)
| tshik-giām |
深造 研究更高深的學問。
| tshim-tsō | 初試 | tshoo-tshì |
出業 畢業,日語原作「卒業」。源自日語。
| tshut-gia̍p | 甄試 | tsin-tshì |
進修 | tsìn-siu | 招考 | tsio-khó |
招生 招收新生。例:四間學校聯合招生。Sì king ha̍k-hāu liân-ha̍p tsio-sing. (四所學校聯合招生。)
| tsio-sing | 獎學金 | tsióng-ha̍k-kim |
作弊 用不正當的方法取得不法的利益。一般多指考試的不法行為。
| tsok-pè | 自修 沒有老師的指導,自己學習功課或修養德行。例:伊自修學德國話學甲足老。I tsū-siu o̍h tik-kok-uē o̍h kah tsiok láu. (他自修學德語學得很流利。)
| tsū-siu |
專科 | tsuan-kho | 專書 | tsuan-su |
專題 | tsuan-tê/tsuan-tuê | 轉學 學生轉換到另一個學校繼續學習、就讀。
| tsuán-ha̍k |
衛教 | uē-kàu | 溫習 複習學過的功課。例:伊佇房間溫習功課,莫共伊吵。I tī pâng-king un-si̍p kong-khò, mài kā i tshá. (他在房間複習功課,不要吵他。)
| un-si̍p |
運算 | ūn-suà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