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回首頁
索引瀏覽
聲韻調索引
分類索引
部首筆畫索引
附錄
辭典說明
編輯說明
操作說明
系統說明
疑難解答
相關資源
Introduction
聯絡我們
查詢人次:
41524356人
分類索引
分類詞目索引
分類圖片索引
分類詞目索引
»
動物
»
動物形體、行為
本次查詢共查詢到59筆
詞目
音讀
詞目
音讀
鴨母喙
母鴨的嘴。例:鴨母喙罔叨。
Ah-bó-tshuì bóng lo.
(母鴨的嘴隨便動動,姑且撈點食物。引申為有機會撈就撈,能不能撈到或撈到多少,均無所謂,反正沒損失。)
ah-bó-tshuì
後坐
臀尖肉、臀肉。豬的後腿上方的臀肉,肉質較嫩,大多為瘦肉,且有彈性,可以做火腿。
āu-tsē
牛陵
牛的背脊。
gû-niā
外殼
guā-khak
魚鱗
覆蓋在魚類身體表皮的透明角質,像瓦片一樣依次重疊,具有保護身體的作用。
hî-lân/hû-lân
魚鰾
1.一種能讓硬骨魚綱的魚類自由浮沉,並可輔助聽覺及發音的重要器官,位在脊柱下方,白色、薄皮,呈橢圓形。
2.魚的精囊。
hî-piō/hû-piō
魚頭
魚的頭部。
hî-thâu/hû-thâu
魚鰓
鰓。魚類的呼吸器官,位於頭部兩側。
hî-tshi/hû-tshi
魚刺
魚的細骨頭。
hî-tshì/hû-tshì
雄
1.發育即將成熟的禽獸。例:鴨雄
ah-hîng
(小公鴨)、牛雄
gû-hîng
(小公牛)。犅
2.卵中受精的胚胎。例:雞卵愛有雄提去孵才孵會出來。
Ke-nn̄g ài ū-hîng the̍h khì pū tsiah pū ē tshut--lâi.
(有受精的雞蛋拿去孵才孵得出來。)
hîng
虎皮
老虎的皮。
hóo-phuê/hóo-phê
虎鬚
老虎的鬚毛。常用來比喻為抽籤用的籤條。例:拔虎鬚
pue̍h hóo-tshiu
(以抽籤方式做決定)。
hóo-tshiu
野生
未經人飼養或培植而自然長成的生物。例:野生動物
iá-sing tōng-bu̍t
。
iá-sing
演化
ián-huà
搖尾
狗搖動尾巴。例:彼隻狗仔咧搖尾。
Hit tsiah káu-á teh iô bué.
(那隻狗在搖尾巴。)
iô bué/iô bé
羊毛
羊身上的毛。製成的衣料不容易皺,而且保暖性特別強。例:你穿的衫是羊毛的。
Lí tshīng ê sann sī iûnn-mn̂g--ê.
(你穿的衣服是羊毛做的。)
iûnn-mn̂g
爪
1.禽獸的腳爪。例:雞跤爪
ke-kha-jiáu
(雞爪)。
2.也貶稱人的手腳。例:歹手爪
pháinn-tshiú-jiáu
(不規矩的手。意指有不良習慣或行為。)
jiáu/niáu
公
雄性的。例:公的
kang--ê
。
kang
犅
發育完成、體格雄壯的有角雄性動物。例:羊犅
iûnn-káng
(公羊)、牛犅
gû-káng
(公牛)、鹿犅
lo̍k-káng
(公鹿)。
káng
狗空
狗洞。牆壁間可供狗出入的洞口。
káu-khang
雞髻
雞冠。公雞頭上高起的紅色肉冠。例:雞髻大塊看起來真威風。
Ke-kuè tuā tè khuànn--khí-lâi tsin ui-hong.
(雞冠大看起來很威風。)
ke-kuè/kue-kè
跤爪
腳爪。例:貓的跤爪真利。
Niau ê kha-jiáu tsin lāi.
(貓的爪子很尖利。)
kha-jiáu/kha-niáu
跤蹄
1.蹄。動物腳踝以下。
2.腳掌。
kha-tê
殼
物體的堅硬外皮。例:卵殼
nn̄g khak
(蛋殼)、蚵仔殼
ô-á khak
(牡蠣殼)、蚶仔殼
ham-á khak
(文蛤殼)。
khak
起𪁎
雄性的動物發情。例:彼隻豬哥閣咧起𪁎矣。
Hit tsiah ti-ko koh teh khí-tshio--ah.
(那隻公豬又在發情了。)
khí-tshio
呼蛋
母雞下蛋前所發出的一種特別叫聲。例:雞母咧呼蛋矣。
Ke-bó teh khoo-tuann--ah.
(母雞要下蛋了。)
khoo-tuann
苦毛仔
寒毛。指動物身上剛長出的細毛。
khóo-mn̂g-á
繭
蠶吐絲所結成的橢圓球形物。
kián
胘
指飛禽鳥類的砂囊,等同於胃的功能。例:雞胘
ke-kiān
(雞的砂囊)。
kiān
繭
蠶吐絲所結成的橢圓球形物。例:娘仔繭
niû-á-kíng
(蠶繭)。
kíng
狂
1.情緒突然太過激烈、激動至失去控制。例:掠狂
lia̍h-kông
(抓狂)、起狂
khí-kông
(發狂)。
2.氣勢壯大的、猛烈的。例:狂風大作
kông-hong-tāi-tsok
。
3.熱中某件事情。例:狂電影
kông tiān-iánn
(瘋電影,即熱中於電影。)
4.慌忙、慌亂。例:伊行甲足狂的。
I kiânn kah tsiok kông--ê.
(他走得很慌忙。)
kông
龜殼
烏龜的硬殼。
ku-khak
鱗
魚類、爬蟲類等動物的體表所密覆的角質或骨質薄片組織,具有保護作用。例:拍鱗
phah-lân
(刮魚鱗)。
lân
排卵
pâi-luán
放卵
指魚、蟲類大量下蛋、產卵。例:魚仔放卵
hî á pàng-nn̄g
(魚產卵)。
pàng-nn̄g
拍咯雞
母雞生蛋後所發出一種咕咕叫的聲音。
phah-ko̍k-ke
蜂岫
蜂巢、蜂窩。例:簾簷跤有一个蜂岫,愛想辦法共挽掉。
Nî-tsînn-kha ū tsi̍t ê phang-siū, ài siūnn pān-huat kā bán--tiāu.
(屋簷下有個蜂窩,要想辦法摘除。)
phang-siū
鰾
大多數魚類的特殊器官。位於胸部中間,內有空氣,可以自由漲縮以調節魚體的比重,使魚在水中能上升或下沉。
piō
孵卵
孵蛋。指禽類從產卵之後,利用自身體溫使卵內胚胎發育成雛的過程。
pū-nn̄g
孵岫
孵蛋。例:雞母孵岫
ke-bó pū-siū
(母雞孵蛋)。
pū-siū
飛
1.鳥蟲利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。例:鳥仔飛來飛去。
Tsiáu-á pue-lâi-pue-khì.
(小鳥飛來飛去。)
2.結束、告吹。例:伊佮𪜶女朋友的愛情早就飛去矣。
I kah in lú pîng-iú ê ài-tsîng tsá tō pue--khì--ah.
(他和他的女朋友的戀情早就告吹了。)
3.特指飛機的航行。例:這隻飛行機是欲飛美國的。
Tsit tsiah hue-lîng-ki sī beh pue Bí-kok--ê.
(這架飛機是要飛美國的。)
4.不穩定、無法控制的。例:伊今仔日講話飛飛。
I kin-á-ji̍t kóng-uē pue-pue.
(他今天講話無法控制。)
pue/pe
吠
狗叫。例:狗仔咧吠。
Káu-á teh puī.
(狗在叫。)
puī
生卵
下蛋。雞鴨等卵生動物產卵。
senn-nn̄g/sinn-nn̄g
生湠
生育繁殖。例:鳥鼠真𠢕生湠。
Niáu-tshí tsin gâu senn-thuànn.
(老鼠很會繁殖。)
senn-thuànn/sinn-thuànn
翼
翅膀。例:鳥仔有翼才會飛。
Tsiáu-á ū si̍t tsiah ē pue.
(鳥有翅膀才能飛。)
si̍t
翼股
翅膀。
si̍t-kóo
蹄
1.人或動物的腳。例:跤蹄
kha-tê
(腳丫子)。
2.人的手掌。例:手蹄
tshiú-tê
(手心)。
tê/tuê
展翼
展翅。鳥類張開翅膀。例:彼隻鳥仔一下展翼,連鞭就飛甲無看見影矣。
Hit tsiah tsiáu-á tsi̍t-ē thián-si̍t, liâm-mi tō pue kah bô khuànn-kìnn iánn--ah.
(那隻小鳥一個展翅,馬上就飛得不見蹤影了。)
thián-si̍t
褪殼
脫殼、蛻皮。節肢動物和部分爬蟲類在生長過程中,將原有的外骨骼或外皮脫落,長出新的外殼或外皮,形體也不斷變大。
thǹg-khak
褪皮
脫皮。例:蛇褪皮
tsuâ thǹg-phuê
(蛇脫皮)。
thǹg-phuê/thǹg-phê
蜘蛛網
蜘蛛所結的網。
ti-tu-bāng
叮
1.被蚊子等昆蟲咬到。例:我予蠓仔叮著。
Guá hōo báng-á tìng--tio̍h.
(我被蚊子叮到。)
2.斥責。例:伊不時予頭家叮。
I put-sî hōo thâu-ke tìng.
(她常常被老闆斥責。)
tìng
鰓
魚的呼吸器官,位於頭部兩側,可吸收水中的氧氣。
tshi
𪁎
形容雄性動物發情的樣子。例:彼隻狗仔咧𪁎矣。
Hit tsiah káu-á teh tshio--ah.
(那隻狗在發情了。)
tshio
象牙
tshiūnn-gê
吹狗螺
狗悲鳴。狗發出淒涼而綿長的嚎叫聲。古人以為狗發出如同吹螺般的悲嚎是因為看見鬼魅,故為不祥之兆,也用來表現淒涼或恐怖的情景。例:昨暝狗母毋知按怎一直吹狗螺。
Tsa-mê káu-bó m̄-tsai án-tsuánn it-ti̍t tshue-káu-lê.
(昨夜母狗不知怎麼一直在悲鳴。)
tshue-káu-lê/tshe-káu-lê
蛀
指東西被咬壞或被腐蝕。例:愛食糖仔閣貧惰洗喙,莫怪喙齒蛀幾若空。
Ài tsia̍h thn̂g-á koh pîn-tuānn sé-tshuì, bo̍k-kuài tshuì-khí tsiù kuí-nā khang.
(愛吃糖又懶得刷牙,難怪牙齒蛀好幾個洞。)
tsiù
羽毛
ú-môo
有雄
形容卵生動物的卵子已受精。例:這粒雞卵有雄。
Tsit lia̍p ke-nn̄g ū-hîng.
(這顆雞蛋已經受精了。)
ū-hîng
回上一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