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
分類索引
分類詞目索引»植物»花草樹木
詞目 音讀 詞目 音讀
1.樹。木本植物的通稱。例:樹木 tshiū-ba̍k
2.木工。例:做木的 
tsò-ba̍k--ê(木匠)。
ba̍k茉莉花
花名。白色的花,氣味清香,可以作為香水,或和茶葉一起薰乾製成茉莉香片。
ba̍k-nī-hue
木棉
木本植物。樹幹有瘤刺,枝條成輪狀向四周平伸開展。葉片平滑,花於初春開放,花朵豔麗,為橙紅色系。果子呈現橢圓形,種子上被棉毛,棉毛富有彈性,適合做枕頭、沙發等填充材料。
bo̍k-mî木麻黃
木本植物。雌雄異株,小枝有關節,葉子退化為鞘狀,有齒裂,圍繞在小枝關節間。具有防風、防砂等用途。鄉間常常用來做行道樹,田間和海濱則用來做防風林。
bo̍k-muâ-hông
玉蘭花
木蘭花、白蘭花。木本植物。開白色花,香氣怡人,臺灣早期婦女常將花朵用以裝飾衣物及增加香氣。現今則由小販賣給汽車駕駛人裝飾車輛。
gio̍k-lân-hue牛頓草
牛筋草、草霸王。草本植物。俗稱「草霸王」,早期的小孩子遊戲,將兩根草莖互相打結,然後拉扯至斷做為輸贏的遊戲。
gû-tùn-tsháu
原木guân-bo̍k月來香
夜來香。花名。地下有球形的根,地上的莖高達六十多公分。秋天開白色的花,微黃。花被呈現漏斗的形狀,雄蕊有六枚,通常每二朵並生。因為在月亮出現時散發香味,所以稱做「月來香」。
gue̍h-lâi-hiong/ge̍h-lâi-hiong
海棠
木本植物。葉子為長卵形,春天開淡紅色的花,有單瓣或重瓣,果實為球形,略帶酸味。
hái-tông海菜
海藻。海中隱花植物的總稱。可分為紅、褐、綠三種,如紫菜、昆布、石蓴等。
hái-tshài
含笑hâm-tshiàu魚藤
蔓生植物。原產於南洋馬來一帶。嫩枝、葉柄有褐色茸毛,葉柄長,為奇數羽狀複葉。根部含有能毒殺魚類和昆蟲的魚藤酮,可用來製造殺蟲劑。
hî-tîn/hû-tîn
福杉
來自福州的杉木。杉仔、杉仔柴
hok-sam鳳凰木
木本植物。夏季盛開,花瓣五片,焰紅色。主供觀賞,為極佳的行道樹及庭園樹。
hōng-hông-bo̍k
1.顯花植物的生殖器官,多具有鮮艷的顏色和芳香的氣味。例:錦上添花 gím-siōng-thiam-hua。
2.像花一樣美麗、精美。例:花燭 
hua-tsiok(美麗的蠟燭)、花容月貌 hua iông gua̍t māu
3.虛華不實。例:花花世界 
hua-hua sè-kài、花言巧語 hua giân khá gí
hua
1.顯花植物的生殖器官,多具有鮮豔的顏色和芳香的氣味。例:花蕊 hue-luí(花朵)。
2.紛亂、錯亂。例:錢算了花去。
Tsînn sǹg liáu hue--khì. (數錢亂掉了。) 
3.耍賴、胡鬧。例:伊閣咧花矣。
I koh teh hue--ah. (他又在耍賴了。) 
4.色彩繁複的樣子。例:這塊布誠花。
Tsit tè pòo tsiânn hue. (這塊布很花。) 
5.風流。例:伊真花 
i tsin hue(他很花心)。
6.模糊不清。例:目睭花花。
Ba̍k-tsiu hue-hue. (視力不良看不清楚。) 
7.繁複的動作、行為。例:弄喙花 
lāng-tshuì-hue(耍嘴皮)、搖尻川花 iô kha-tshng hue(搖屁股)。
8.花紋或花樣。例:花草 
hue-tsháu(花紋)、粗花 tshoo hue(不精細的花紋)。
9.稀的。例:屎花花 
sái hue-hue(大便稀稀的)。
10.沒有實在意義的言行例:弄喙花 
lāng-tshuì-hue(賣弄口才)、行跤花 kiânn-kha-hue(散步)。
hue
野花iá-hue櫻花
花名。初春盛開,花色有白、紅、淡紅、黃綠色等,花瓣為倒卵狀橢圓形,前端有缺隙。
ing-hue
圓仔花
千日紅。花名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矮小,花朵呈圓形,顏色眾多,適合觀賞。
înn-á-hue油桐花iû-tâng-hue
日頭花
向日葵。草本植物。夏天開黃色大花,花朵有向光性,種子可以食用也可以榨油。
ji̍t-thâu-hue/li̍t-thâu-hue茄苳
木本植物。一種半落葉性的喬木,枝幹直立,枝葉開展且茂密,樹皮呈赤褐色,幹面則呈現鱗狀剝落。是臺灣鄉間常見的樹種。
ka-tang
雞榆
臺灣櫸木。木本植物。臺灣上等木材名稱。
ke-jiû/kue-liû
木本植物。主幹高達二、三丈,葉子為闊橢圓形或倒卵形。花朵呈淡黃色。果實為球形或扁球形,成熟時呈橙黃或橙紅色。例:紅柿 âng-khī、脆柿 tshè-khī
khī
瓊花
花名。主枝圓柱形,新枝扁平,呈葉狀。花大,白色,生在分枝邊緣上,多在夜間開放,但是不久即凋謝。
khîng-hue苦楝仔
苦苓、苦楝子。木本植物,葉子呈羽狀複葉,前端尖銳,靠近葉柄呈圓形,每年五月下旬開紅白色花。多分布於中國南方各省、印度和日本。由於材質硬度適中,可製成家具,也常栽培用來作行道樹。有些地區因為忌諱「苦」,所以不用苦楝樹的木材來做椅子,因為這樣會「坐苦」。
khóo-līng-á
劍竹
箭竹。禾本植物。竹子的一種,較其他竹子為細小,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山區;嫩筍亦可供食用。
kiàm-tik見笑草
含羞草。草本植物。高度大約二十至一百公分,葉子為羽狀複葉,一旦外物觸摸到葉子的部分就會閉合而下垂,好像人害羞的樣子,所以取名為「見笑草」。
kiàn-siàu-tsháu
菊科植物的總稱。例:菊花 kiok-hue
kiok菊花
花名。為多年生宿根性草花,花冠有舌狀、筒狀、絲狀等,品種極多,花色豐富。
kiok-hue
觀音竹
鳳凰竹。禾本植物。根莖叢生,形小葉長,種植在岩石上,經冬不凋。多栽植在庭園中,以供觀賞。
kuan-im-tik菅芒
芒草,禾本植物。溼地、沙洲或山坡都可見其蹤跡。叢生,莖中空而筆直,葉細長銳利。秋天開穗狀花,純白或間雜暗紅。生命力強,可用來編織成草席,或製成掃帚、袋子等,亦是早期修葺房屋的材料。
kuann-bâng
菅草
芒草,禾本植物。溼地、沙洲或山坡都可見其蹤跡。叢生,莖中空而筆直,葉細長銳利。秋天開穗狀花,純白或間雜暗紅。生命力強,可用來編織成草席,或製成掃帚、袋子等,亦是早期修葺房屋的材料。
kuann-tsháu菅蓁
芒草,禾本植物。溼地、沙洲或山坡都可見其蹤跡。叢生,莖中空而筆直,葉細長銳利。秋天開穗狀花,純白或間雜暗紅。生命力強,可用來編織成草席,或製成掃帚、袋子等,亦是早期修葺房屋的材料。
kuann-tsin
桂花
木犀。木本植物。葉子為橢圓形或長橢圓形。大約在每年九月、十月(農曆八月)開花。花白色或淡黃色,可用為香料及潤髮。
kuì-hue楠仔
木本植物。一般泛指樟科樹木,只有少數樟樹除外。表面光滑,材質堅密,是普遍用材,可以用來造船。大多產於臺灣、四川、雲南等地。
lâm-á
草本植物。蘭科植物的總稱。有許多品種,顏色繁多、花型優美,是常見的觀賞植物。
lân蘭花
花名。種類繁多,外型綺麗,色彩豐富,大多具有優雅的香味。
lân-hue
荖藤
植物名。蔓生植物,葉子約小孩手掌大小。一般多用荖藤的葉子來包檳榔子,加石灰、甘草等供人嚼食。
láu-tîn綠竹
禾本植物。臺灣原生種的叢生竹類,全省普遍都有栽植,用來供作採筍用。
li̍k-tik
蘆竹
蘆葦。草本植物。種子可隨風飛散,傳到遠方,多生於溪流、沼澤或溼地等水分充足的地方。莖細嫩光澤,可編織蘆簾、蘆蓆。
lôo-tik蘆藤
魚藤。植物名。常綠蔓生植物,根部含有能毒殺魚類和昆蟲的魚藤酮,可用來製造殺蟲劑。
lôo-tîn
草棉。草本植物。葉分三至五裂不等。花色為淡黃色,果實熟了以後則會裂開,露出其中的白色棉絮及種子數粒。棉花供應紡織工業作為原料,種子可以榨油,供作食用。
棉仔
棉花。
mî-á
梅花
花名。梅樹的花,花有五瓣,為白色或紅色,臘月開花者稱「臘梅」,早春開花者稱「春梅」。
muî-hue玫瑰muî-kuì
玫瑰花
花名。莖幹上生有尖刺,葉子的形狀呈橢圓形或是倒卵形,邊緣有鋸齒,花色有紅、白、黃等許多不同的顏色。
muî-kuì-hue林投
植物名。露兜樹科露兜樹屬,常綠灌木或小喬木。樹高約二丈,樹幹基部會長出粗大的氣根,氣根入地,就會變成具有支持作用的支柱根。葉子叢生在枝幹的末梢,葉片細長而且尖、帶刺。因為很耐風沙,所以多栽植於濱海地區。材質適合做大廣絃。
nâ-tâu
梧桐
植物名。落葉喬木,樹皮平滑、樹幹筆直,葉有柄,夏季開黃綠色花,用途廣泛。在文學中常用來表示秋季、淒涼等意象。
ngôo-tông娘仔葉
桑葉。
niû-á-hio̍h
娘仔樹
桑樹。木本植物。葉子可以用來飼養蠶,果實可以生吃或是釀酒,葉、果、皮、根都可以用來入藥。
niû-á-tshiū百日紅
千日紅。花名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矮小,花朵呈圓形,顏色眾多,適合觀賞。
pah-ji̍t-âng/pah-li̍t-âng
稗仔
稗子。禾本植物。田間雜草,外形如水稻,常與水稻長在一起,而影響水稻的生長發育。
phē-á/phuē-á
禾本植物。田間雜草,外形如水稻,常與水稻長在一起,而影響水稻的生長發育。
phē/phuē
浮萍。水生植物。一年生,狀如小綠葉片,浮於水面上。例:水薸 tsuí-phiô(綠浮萍)。
phiô菩提樹
木本植物。葉子呈長柄狀心形,特色在於尾端長而且尖。果實由花托發育而成,呈扁圓形,質地堅硬,可做念佛之數珠。樹名「菩提」是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於此樹下悟道而命名的。
phôo-thê-tshiū
杉仔柴
杉木。
sam-á-tshâ繡球花
木本植物。一株莖上端有許多分枝,葉對生,為卵圓形或橢圓形,邊緣呈鈍齒狀。春天開花,花朵團圓如球形,有白、紅等色。
siù-kiû-hue
相思仔
相思樹。植物名。豆科相思樹屬,常綠喬木。葉狹長,互生,頭狀花序,金黃色,腋生,莢果。常作為行道樹及庇蔭樹。材質為良好家具及薪炭材料。
siunn-si-á茶欉
茶樹。
tê-tsâng
1.桃樹。木本植物,樹幹粗細明顯,葉片狹長,花以紅色為主,果實為長橢圓形,顏色黃白帶紅暈,外皮有細茸毛。
2.桃樹的果實。例:水蜜桃 tsuí-bi̍t-thô
thô蓪草
木本植物。葉形七裂,前端再各分成兩叉,葉片大,花序也大,僅次於芭蕉。髓心色白,細密而細緻,可作為紙、帽襯的材料。多在秋冬開花,分布在二千公尺以下山區,臺灣的東北地部最適合生長。
thong-tshó
豬母奶仔
1.馬齒莧。草本植物。莖下部匍匐,平臥地面,葉小,呈倒卵形,上面深綠,下面較淡,邊有薄翅,性耐旱,味酸性寒。多生於路旁、荒地,以前的養豬人家多常用來餵豬,以促進泌乳。豬母菜
2.稜果榕。木本植物。樹皮灰白色,光滑,葉有柄,呈卵形或橢圓形,葉面有透明腺點。果實為扁球形,綠色,表面有稜和多數斑點,因為乳汁很多,所以稱為「豬母奶仔」。
ti-bó-ling-á/tu-bó-ni-á豬母菜
馬齒莧。草本植物。莖下部伏地,平臥地面。葉小,上面深綠,下面較淡,邊有薄翅。花簇生頂端,頂端長而尖細,蒴果橫裂,種子多數。
ti-bó-tshài/tu-bó-tshài
竹仔
竹子。泛指各種竹類植物。
tik-á
1.棕櫚科植物。莖長而有韌性,加工後可製成各種家具。例:藤椅 tîn-í
2.蔓生植物卷曲的莖。例:菜瓜藤 
tshài-kue-tîn(絲瓜藤)。
tîn
棕櫚。木本植物。幹直無枝,葉為掌狀,葉柄下端有褐色苞毛,覆蓋於莖幹上,即「棕毛」,可製成許多日常用品。例:棕蓑 tsang-sui(棕製蓑衣)、棕鑢仔 tsang-lù-á(棕製刷子)。
tsang雜草tsa̍p-tsháu
1.泛稱所有的草本植物。例:野草 iá-tsháu。草仔
2.名詞後綴。表示「狀況、程度」的意思。例:市草 
tshī-tsháu(指商業市場上的交易狀況)、漢草 hàn-tsháu(體態)、花草 hue-tsháu(花樣)。
tsháu草仔
草本類的通稱。
tsháu-á
草霸王
牛筋草。草本植物。生命力特別強,只要有土的地方,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。
tsháu-pà-ông草蔬
水草、水藻。例:飼金魚仔愛有草蔬。Tshī kim-hî-á ài ū tsháu-se. (養金魚宜有水草。) 
tsháu-se
青苔
青綠色的苔蘚。
tshenn-thî/tshinn-thî青草tshenn-tsháu/tshinn-tsháu
刺仔
荊棘。木本植物。叢生而多刺的灌木。
tshì-á刺竹
植物名。有刺,多種植在住宅周圍防盜,竹身肉厚強韌,可作生活器具或家具等。
tshì-tik
木本植物。常綠喬木,葉成橢圓,深綠色。有氣根,有些長及地面,生於熱帶,高三、四丈,果實小。小株者可為觀賞盆栽,亦為常見的公園、行道樹。
tshîng榕仔
榕樹。
tshîng-á
樹木的總稱。例:菩提樹 phôo-thê-tshiū、娘仔樹 niû-á-tshiū(桑樹)。
tshiū樹仔
樹、樹木。木本植物的總稱。
tshiū-á
樹木
木本植物的通稱。
tshiū-ba̍k樹林
成片聚集生長的樹木。例:樹林仔內蠓蟲真濟。Tshiū-nâ-á-lāi báng-thâng tsin tsē. (樹林裡蚊蟲真多。) 
tshiū-nâ
樹栽
樹苗。樹木的幼苗。
tshiū-tsai紫檀
木本植物。春至夏季開花,色鮮黃,具芳香味。木材俗稱「紅木」,紋理紫紅雅緻,是高貴的材料,可用來製作各種器具。
tsí-tuânn
指甲花
1.鳳仙花。草本植物。莖直立,葉子互生。夏天開紅、白色的花。古人常將鳳仙花的花瓣拿來敷貼在指甲上,當作指甲的染料,作用如同現今的指甲油。
2.指甲油。例:伊的指甲不時漆指甲花。I ê tsíng-kah put-sî tshat tsíng-kah-hue. (他的指甲常常塗上指甲油。) 
tsíng-kah-hue樟腦
用樟樹的根幹枝葉提煉出來的酮類白色結晶,現已可由人工合成。主要用來製成興奮劑、防蟲劑、防腐劑、局部止癢劑和火藥等等。
tsiunn-ló
水芋仔
布袋蓮。水生植物。浮生在水面,葉子倒卵形,根垂生水中,可做鴨子的飼料。
tsuí-ōo-á水薸
浮萍。水生植物。一年生水草,葉扁平而小,三葉相集,為橢圓形,葉下叢生鬚根,隨水蕩漾,多分布於稻田、溝渠、池塘中。
tsuí-phiô
水筆仔
水生植物。花白色,果實為圓椎形,成熟尚未脫離母體,種子便發芽生出細長的根,掉落泥中便成為一株小樹。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河口、沼澤地,沿海地區亦有生長。
tsuí-pit-á水仙
草本植物。全株有毒,底部的鱗莖略呈倒卵,下端有白色鬚根,冬末春初開白色花,有香味。通常生長在暖地的河邊,或栽植於庭園。
tsuí-sian

回上一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