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
分類索引
分類詞目索引»植物»植物形體、狀態
詞目 音讀 詞目 音讀
1.果肉中可分開的月形片狀。例:柑仔瓣 kam-á-bān(橘子瓣)、蒜頭瓣 suàn-thâu-bān
2.花朵的花片。例:花瓣 
hue-bān
bān篾仔
竹篾。薄竹片,可以用來編製竹簍、竹籃等器具。
bi̍h-á
植物初生的幼苗。例:發芽 puh-gê
籜。竹莖外、筍殼外或是植物莖稈外的硬葉。例:剝箬 pak ha̍h(剝除竹筍的外殼)、竹箬 tik-ha̍h(竹籜)。
ha̍h
葉仔
葉子。
hio̍h-á發穎
發芽、萌芽。植物的種子發出芽。例:樹仔發穎矣!Tshiū-á huat-ínn--ah! (樹發芽了!) 
huat-ínn
花粉hue-hún花蕊
1.為植物的生殖器官,花朵中心細鬚的部分。有雄蕊、雌蕊的分別。
2.花朵。例:春天的花蕊真迷人。Tshun-thinn ê hue-luí tsin bê-lâng. (春天的花朵很吸引人。) 
hue-luí
花莓
蓓蕾。含苞未開的花朵。例:花欉頂面有真濟花莓。Hue-tsâng tíng-bīn ū tsin tsē hue-m̂. (花欉上面有很多花苞。) 
hue-m̂花栽
花苗、花栽子。
hue-tsai
花欉
花株。例:花欉當咧開花,毋通修剪。Hue-tsâng tng--teh khui-hue, m̄-thang siu-tsián. (花株正在開花,不要修剪。) 
hue-tsâng
指果實內部用來保護果仁的硬質外殼部分。例:龍眼核 lîng-gíng hu̍t
hu̍t
1.遮蔽。例:蔭白 ìm-pe̍h(因為沒曬到陽光而使皮膚變白)。
2.襯托。例:蔭肉 
ìm bah(因為較深的顏色的襯托而使得皮膚更為白皙)。
3.因為特殊的原因而得到好處。例:捾矸蔭三分。
Kuānn kan ìm sann hun. (為人倒酒者,能另外得到三成的好處。) 
4.保護、庇佑。例:封妻蔭子。
Hong tshe ìm tsú. (表示妻子因丈夫受封典,兒子因父親而繼承官位。) 
ìm
幼芽。例:發穎 puh-ínn(發芽)。
ínn
到分
成熟。指植物到可採收的時候。例:這粒西瓜到分矣,真甜真好食。Tsit lia̍p si-kue kàu-hun--ah, tsin tinn tsin hó-tsia̍h. (這顆西瓜成熟了,很甜很好吃。) 
kàu-hun厚子
指果實的種子很多。例:歹瓜厚子,歹人厚言語。Pháinn kue kāu tsí, pháinn-lâng kāu giân-gí. (不好的瓜就會子多,不好的人則話特別多。) 
kāu tsí
牽藤
指蔓生植物,如葡萄等,攀附在別的東西上延伸成長。
khan-tîn徛黃
枯死、枯萎、枯黃。指植物出現枯黃的現象。例:一日徙栽,三日徛黃。Tsi̍t ji̍t suá tsai, sann ji̍t khiā-n̂g. (樹木被移植之後,有一段時間會出現暫時性枯黃的現象。引申用來勸人不要沒有定性,否則很難有所成就。) 
khiā-n̂g
結穗
稻麥等結子成穗。例:稻仔結穗矣。Tiū-á kiat-suī--ah. (水稻結子成穗了。) 
kiat-suī結子
植物花謝之後結成種子。例:彼欉花結子矣。Hit tsâng hue kiat-tsí--ah. (那棵花樹結子了。) 
kiat-tsí
植物的根部,也引申表示事情的根本、來源。例:樹仔的根爛去矣。Tshiū-á ê kin nuā--khì-ah. (樹木的根爛了。);咱文化的根愛顧予伊牢。Lán bûn-huà ê kin ài kòo hōo i tiâu. (我們文化的根源要保護好。) 
kin/kun落䈄
竹子或甘蔗等的節距較長。例:落䈄甘蔗較袂遐𠕇。Làu-ham kam-tsià khah bē hiah tīng. (節距較長的甘蔗比較不會那麼硬。) 
làu-ham
1.枯萎、乾枯。例:花蔫去。Hue lian--khì. (花枯了。) 
2.因乾枯而捲起。例:鰇魚烘無偌久就會蔫。
Jiû-hî hang bô-guā-kú tō ē lian. (魷魚烤沒多久就會因為乾掉而捲起來。) 
lian
1.花心、花蕾。例:花蕊 hue-luí(花朵)。
2.計算花和眼睛的單位。例:伊彼兩蕊目睭真大蕊。
I hit nn̄g luí ba̍k-tsiu tsin tuā-luí. (他那兩顆眼睛很大顆。) 
luí
很多樹集聚而成。例:竹林 tik-nâ、樹林 tshiū-nâ
稻子的幼苗。例:秧仔 ng-á(秧苗)。
ng
秧仔
植物的幼苗,通常指的是水稻秧苗。
ng-á
草木繁盛的樣子。例:這欉樹仔葉仔真茂。Tsit tsâng tshiū-á hio̍h-á tsin ōm. (這棵樹木的葉子很茂密。) 
ōm
芋稈
芋的莖,可食用。
ōo-kuáinn飽膭
指穀物的果實飽滿而成熟。例:稻仔飽膭 tiū-á pá-kuī(稻穀飽滿)。
pá-kuī
飽穗
指穀物的果實飽滿而成熟。例:這期的稻仔結甲真飽穗。Tsit kî ê tiū-á kiat kah tsin pá-suī. (這期稻作所收成的稻穀長得既飽滿又成熟。) 
pá-suī暴穎
植物體或種子發出新芽。例:豆仔暴穎矣。Tāu-á pok-ínn--ah. (豆子發芽了。) 
pok-ínn
蓬心
形容根莖類植物(如蘿蔔、番薯等)的質地鬆而不實。例:蓬心的菜頭真歹食。Pōng-sim ê tshài-thâu tsin pháinn-tsia̍h. (空心的蘿蔔很難吃。) 
pōng-sim脯脯
乾癟、癟癟。物品、植物、蔬果等因為失去水分而乾皺。例:焦脯脯 ta-póo-póo(乾癟)。
póo-póo
痡心
形容根莖類植物嚴重脫水,導致中心部位纖維化。
pôo-sim發芽
種子因本身或外部環境條件的合適,而開始萌發的現象。
puh-gê
生根senn-kin/sinn-kin消水
1.瓜果的水分消失掉一些。例:柚仔囥予消水,會較甜。Iū-á khǹg hōo siau-tsuí, ē khah tinn. (柚子放置到水分消散一些,會比較甜。) 
2.排水、通水。例:消水溝 
siau-tsuí kau(排水溝)。
siau-tsuí
森林sim-lîm松膠
松香、松脂。
siông-ka
徙栽
將苗木等移植。例:遮的花栽欲徙栽去公園內面。Tsia--ê hue-tsai beh suá-tsai khì kong-hn̂g lāi-bīn. (這些花苗要移植到公園裡面。) 
suá-tsai旋藤
指藤蔓植物的枝葉迴旋攀爬。
suan-tîn
1.植物莖的頂端結成的成串果實。例:出穗 tshut suī(長出穗來)。
2.計算成串果實的單位。例:一穗稻仔 
tsi̍t suī tiū-á(一穗稻子)、三穗番麥 sann suī huan-be̍h(三根玉米)。
suī豆莢
莢果類植物的果實。
tāu-ngeh
豆藤
豆類植物的藤蔓。
tāu-tîn吐穗
稻、麥、高粱等禾本科植物的穗,由捲成筒狀的葉子裡露出來。
thòo-suī
湠種
繁殖、繁衍後代。例:這種木瓜品質真好,你提一寡仔木瓜子去湠種。Tsit-tsióng bo̍k-kue phín-tsit tsin hó, lí the̍h tsi̍t-kuá-á bo̍k-kue tsí khì thuànn-tsíng. (這種木瓜品質很好,你拿一些木瓜種子去繁殖。) 
thuànn-tsíng
1.花果與枝連接之處。例:根蒂 kin-tì
2.某些像蒂的東西。例:肚臍蒂 
tōo-tsâi-tì
竹仔枝
竹子的枝條。
tik-á-ki竹目
竹節。
tik-ba̍k
竹篾仔
竹篾。薄而狹長的細竹片,可用以編製竹簍、竹籃等。
tik-bi̍h-á竹箬
竹籜,包裹於竹子外部會脫落的硬葉。
tik-ha̍h
竹䈄
兩竹目間的段落。
tik-ham竹葉
竹子的葉子,狹長形,一端尖一端圓,長在竹枝尾端。
tik-hio̍h
竹膜
竹子的內膜,專門用來黏貼在笛子的膜孔上,讓笛子的音色嘹亮。
tik-mo̍oh竹扦
小竹刺。
tik-tshuann
釘點
水果上出現斑點。例:檨仔釘點矣,緊食食咧。Suāinn-á tìng-tiám--ah, kín tsia̍h-tsia̍h--leh. (芒果生斑了,快吃了吧。) 
tìng-tiám著蟲
植物遭蟲害。例:伊種的果子攏著蟲。I tsìng ê kué-tsí lóng tio̍h-thâng. (他種的水果都遭蟲害。) 
tio̍h-thâng
在欉黃
樹頭鮮。成熟度為八、九分以上才摘取下來的水果。它的味道比六、七分熟就摘取下來催熟的水果甜美。引申「催熟」臺灣閩南語說成「隱」。「在欉黃」的水果不需催熟,說成「無隱」,諧音「無穩」,意思就是「不穩當」。例:在欉黃的,無隱。Tsāi-tsâng-n̂g--ê, bô ún. (意為沒有十足把握。) 
tsāi-tsâng-n̂g
1.泛指木頭、木材。例:柴頭 tshâ-thâu(木頭)。
2.形容人的肢體動作呆滯、不靈活。口語運用大多以重疊的形式出現。例:一箍柴柴。
Tsi̍t khoo tshâ-tshâ. (形容人看起來很呆滯的樣子。) 活
tshâ
柴草
薪柴、燃料。可當做燃燒用的樹枝、稻稈、雜草等。
tshâ-tsháu參展tsham-tián
草絪
稻草或蔗葉等捆成束,用以作為燃料。
tsháu-in
稻子的穀粒。例:粟仔 tshik-á(稻穀)、曝粟 pha̍k tshik(曬穀)。
tshik
粟仔
稻穀。 例:掖粟仔 iā tshik-á(撒稻穀)。
tshik-á樹尾
樹梢。例:樹尾無風袂搖。Tshiū-bué bô hong bē iô. (樹梢沒風不會動。比喻事出必有因。) 
tshiū-bué/tshiū-bé
樹葉tshiū-hio̍h樹枝
樹椏。從樹幹旁生出的枝條。例:修剪樹枝 siu-tsián tshiū-ki
tshiū-ki
樹根
樹木的根。例:風颱連樹根規个挽起來。Hong-thai liân tshiū-kin kui-ê bán--khí-lâi. (颱風將樹根連根拔起。) 
tshiū-kin/tshiū-kun樹絡
樹枝。
tshiū-le
樹奶
1.橡膠。從橡膠樹樹幹中所擷取出來的乳狀物質,乾涸後呈黃色彈性的軟塊。例:樹奶鞋 tshiū-ling-ê(橡膠鞋)。
2.橡皮筋。
tshiū-ling/tshiū-ni樹身
樹幹。例:櫻花的樹身真金滑。Ing-hue ê tshiū-sin tsin kim-ku̍t. (櫻花的樹幹很光滑。) 
tshiū-sin
樹頭
1.樹根。例:樹頭徛予伊在,毋驚樹尾做風颱。Tshiū-thâu khiā hōo i tsāi, m̄ kiann tshiū-bué tsò-hong-thai. (樹根要是穩固了,就不怕樹稍被颱風吹襲。比喻要固本。) 
2.樹上、樹枝上。例:花開甲規樹頭。
Hue khui kah kui tshiū-thâu. (整顆樹上開滿了花。) 
tshiū-thâu樹椏
樹杈。樹木末端的小樹枝。例:樹椏取來做柴燃。Tshiū-ue tshú-lâi tsò tshâ hiânn. (樹杈拿來當柴燒。) 
tshiū-ue
上青苔
長青苔。例:石頭浸久嘛會上青苔。Tsio̍h-thâu tsìm kú mā ē tshiūnn-tshenn-thî. (石頭浸久了也會長青苔。比喻從事某一工作,時間久了也會有所成就。) 
tshiūnn-tshenn-thî/tshiūnn-tshinn-thî粗糠
稻穀脫下來的外殼,可用來當燃料或覆蓋農作物。
tshoo-khng
蔗箬
包覆在甘蔗莖外的硬葉。
tsià-ha̍h種子
植物的雌蕊經過受精作用後,子房內的胚珠成熟而成「種子」。主要由種皮、胚、胚乳三部分組成。
tsíng-tsí
樹幹的分支。例:樹椏 tshiū-ue(樹枝)。
ue

回上一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