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
分類索引
分類詞目索引»群體及家庭»宗族、家庭
詞目 音讀 詞目 音讀
後代
後世,未來的世代。
āu-tāi無傳
無子嗣。傳統觀念認為若沒有生下男孩就不算有後代,無法傳續家中的香火。例:伊是孤囝,煞猶未娶某就過身,𪜶兜就按呢無傳。I sī koo-kiánn, suah iáu-buē tshuā-bóo tō kuè-sin, in tau tsiū-án-ne bô-thn̂g. (他是獨子,卻在未婚時就往生,他家就這樣無人傳續香火。) 
bô-thn̂g
撫養
撫育。保護教養。
bú-ióng合家
全家人。例:合家平安 ha̍p-ka pîng-an(闔家平安)。
ha̍p-ka
兄弟姊妹
1.同胞手足。
2.在對大眾演說、講話時用來稱呼聽眾。
hiann-tī-tsí-muē/hiann-tī-tsí-bē血統hiat-thóng
後嗣
後代子孫。
hiō-sū人家
住宅、民家。例:一戶人家 tsi̍t hōo jîn-ke
jîn-ke/lîn-ke
人倫
人類的倫常,人類相處的各種關係。例:這个案件是人倫悲劇。Tsit-ê àn-kiānn sī jîn-lûn pi-kio̍k. (這個案件是人倫悲劇。) 
jîn-lûn/lîn-lûn家門
稱自己的家族。
ka-mn̂g
家譜
記載一家世系及傳承的書。
ka-phóo家屬ka-sio̍k
家庭ka-tîng家族ka-tso̍k
仝爸各母
同父異母。例:𪜶兩个是仝爸各母的兄弟。In nn̄g ê sī kāng-pē-koh-bú ê hiann-tī. (他們兩個是同父異母的兄弟。) 
kāng-pē-koh-bú家甲
戶籍、戶口。政府登記各戶人數、職業、籍貫等的簿冊。例:入家甲 ji̍p ke-kah(登記戶口)。
ke-kah
隔腹
嫡庶。指同父異母的血緣關係。例:隔腹兄弟 keh-pak hiann-tī(同父異母的兄弟)。
keh-pak拑家
善於操持家務。例:伊真𠢕拑家。I tsin gâu khînn-ke. (她很會理家。) 
khînn-ke
近親
血緣較近的親屬。
kīn-tshin/kūn-tshin管區的
在負責的管區內,執行例行巡邏勤務的警察。
kuán-khu--ê
家屬、親屬。例:家眷 ka-kuàn、眷屬 kuàn-sio̍k
kuàn眷屬
親人、家屬。
kuàn-sio̍k
骨肉
指父母、兄弟、子女等至親。例:骨肉至親 kut-jio̍k tsì-tshin
kut-jio̍k/kut-lio̍k了尾仔囝
敗家子。不務正業、傾家蕩產而無法自立的子孫。例:你著較拍拚咧,毋通做了尾仔囝。Lí tio̍h khah phah-piànn--leh, m̄-thang tsò liáu-bué-á-kiánn. (你要更努力一點,不要做敗家子。) 
liáu-bué-á-kiánn/liáu-bé-á-kiánn
1.誣指人家做壞事。例:你莫烏白賴人。Lí mài oo-pe̍h luā--lâng. (你不要誣賴別人。) 
2.姓。例:賴小姐 
Luā sió-tsiá
3.纏著。例:死賴人 
sí luā--lân(死纏著他人)、吼賴人 háu luā--lâng(哭纏著人)。
luā門風
家風。家庭的名譽。例:提親進前,逐家攏會去探對方的門風。Thê-tshin tsìn-tsîng, ta̍k-ke lóng ē khì thàm tuì-hong ê mn̂g-hong. (提親前,大家都會先去打聽對方家庭的名聲。) 
mn̂g-hong
房頭
舊時宗族的各分系。例:我佮伊毋是仝房頭的。Guá kah i m̄-sī kāng pâng-thâu--ê. (我和他不是同房親屬。) 
pâng-thâu世家sè-ka
先民sian-bîn小兒siáu-jî/siáu-lî
1.家、居住所。例:阮兜 guán tau(我家、我們家)。
2.腳下、跟前。例:皇帝跤兜 
hông-tè kha-tau(天子腳下。即京城。) 
3.在附近、左右的意思。例:年兜 
nî-tau(年底、靠近過年的時候)、厝邊兜 tshù-pinn-tau(鄰居)。
tau祧仔內
宗親。同宗族的親屬。例:伊是阮祧仔內的。I sī guán thiāu-á-lāi--ê. (他是我們同宗的。) 
thiāu-á-lāi
傳後嗣
傳宗接代。
thn̂g-hiō-sū團圓
親人團聚在一起。
thuân-înn
致蔭
庇蔭、庇護。指憑藉自己的名聲和權勢使得別人得到好處,也指子孫後代因為祖先、父母的努力或積陰德而得到好處。例:伊受爸母致蔭,才會當遮好命。I siū pē-bú tì-ìm, tsiah ē-tàng tsiah hó miā. (他受父母庇蔭,才能夠這麼好命。) 
tì-ìm直系ti̍t-hē
吵家抐宅
形容一個家庭吵鬧不休,不得安寧。例:你莫按呢逐工吵家抐宅。Lí mài án-ne ta̍k kang tshá-ke-lā-the̍h. (你不要這樣每天吵得家裡雞犬不寧。) 
tshá-ke-lā-the̍h親友
親戚和朋友。
tshin-iú
親骨肉
至親。父母兄弟等親人。
tshin-kut-jio̍k/tshin-kut-lio̍k親人
1.親人、至親。關係親近的親屬。
2.同宗、同姓。原本非親非故,因為同姓而攀親帶故的人。例:親人姑仔 tshin-lâng koo-á(準姑母、同姓姑姑、同姓女長輩)。堂的
tshin-lâng
親屬tshin-sio̍k親戚
血親和姻親的總稱。
tshin-tshik
親情
1.親戚。例:咱是親情,煞為著金錢拍歹感情。Lán sī tshin-tsiânn, suah uī-tio̍h kim-tsînn phah-pháinn kám-tsîng. (我們是親戚,卻為了金錢翻臉。) 
2.親事、婚事。例:媒人去𪜶兜講親情。
Muê-lâng khì in tau kóng-tshin-tsiânn. (媒人去他家提親。) 
tshin-tsiânn親情五十
親朋好友。泛指所有的親戚和朋友。
tshin-tsiânn-gōo-tsa̍p
親情tshin-tsîng親族
親戚、族親。有血統關係的同宗族人。
tshin-tso̍k
親子tshin-tsú至親
血緣關係最近的人。例:至親無絕情。Tsì-tshin bô tsua̍t-tsîng. (對關係最親的人不應該無情。) 
tsì-tshin
一家伙仔
一家子。全家人、同一家人。例:𪜶一家伙仔對人攏真客氣。In tsi̍t-ke-hué-á tuì lâng lóng tsin khè-khì. (他們一家子對人都很客氣。) 
tsi̍t-ke-hué-á/tsi̍t-ke-hé-á
1.有血緣關係的親屬。例:家族 ka-tso̍k、親族 tshin-tso̍k
2.具有共同文化背景及血統淵源的大群人種。例:民族 
bîn-tso̍k、平埔族 Pênn-poo-tso̍k
3.具共同性的一群人。例:股票族 
kóo-phiò tso̍k、菜籃仔族 tshài-nâ-á tso̍k(菜籃族。指家庭主婦。)。
tso̍k
族人tso̍k-jîn/tso̍k-lîn族譜
記載宗族或家族譜系的簿冊。
tso̍k-phóo
族親
血統上有關係的族人。
tso̍k-tshin宗祠
見【祖厝】tsóo-tshù 條。
tsong-sû
宗親
1.同一個祖先,有血緣關係的親族。例:林氏宗親會 Lîm--sī tsong-tshin-huē
2.相同姓氏或稱同祖先但不同姓氏者,不一定有血緣關係,亦稱為宗親,如張、廖、簡等稱「六桂宗親」。
tsong-tshin
通稱先代的人。在閩南語的口語使用習慣中,「祖」字是沒有性別區分的,除非冠上「查埔」、「查某」才能區分是曾祖父還是曾祖母。例:祖先 tsóo-sian、阿祖 a-tsóo(稱呼曾祖父或曾祖母)。
tsóo
祖先tsóo-sian全家tsuân-ke
大家口
大家庭、大家族。人口數眾多的家庭、家族。例:𪜶兜是大家口,扞家的人誠忝頭。In tau sī tuā-ke-kháu, huānn-ke ê lâng tsiânn thiám-thâu. (他家是個大家庭,掌家計的人很累。) 
tuā-ke-kháu遠親
血統關係較為疏遠的親戚。
uán-tshin

回上一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