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
附錄
俗諺»四畫
俗諺 讀音 釋義
互相落氣,求進步。 Hōo-siong làu-khuì, kiû tsìn-pōo. 形容互相在不傷和氣下互掀短處,反而促使雙方自我檢討,是一種求進步的方法。
五肢指頭仔伸出來無平長。 Gōo ki tsíng-thâu-á tshun--tshut-lâi bô pênn tn̂g.指兄弟間的才能、賢愚,均無一致,各有不同。
內神通外鬼。 Lāi sîn thong guā kuí. 指內部人員串通外面的人,做出不利的事。
六月芥菜假有心。 La̍k-gue̍h kuà-tshài ké ū sim. 形容人擅於表面功夫,裝出一副古熱心腸的樣子。
公親變事主。 Kong-tshin piàn sū-tsú. 仲裁者成了當事人,意指和事佬難當。
分袂平,拍甲二九暝。 Pun bē pênn, phah kah Jī-káu-mê. 形容做事不公,會引起紛爭。
天公疼戇人。 Thinn-kong thiànn gōng-lâng. 老天爺疼沒有心機的人。
天頂天公,地下母舅公。 Thinn-tíng Thinn-kong, tē-ē bú-kū-kong. 每逢婚嫁喜事,或有舅舅會出席的場合,多請他坐大位。
少年若無一擺戇,路邊哪有有應公。 Siàu-liân nā bô tsi̍t pái gōng, lōo-pinn ná ū Iú-ìng-kong. 勸誡人勿逞血氣之勇。亦形容先人來臺冒險犯難的精神。
少年袂曉想,食老毋成樣。 Siàu-liân bē-hiáu siūnn, tsia̍h-lāu m̄-tsiânn-iūnn. 比喻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
心歹無人知,喙歹上厲害。 Sim pháinn bô lâng tsai, tshuì pháinn siōng lī-hāi. 告誡人要謹慎言行。
手曲,屈入無屈出。 Tshiú-khiau, khut-ji̍p bô khut-tshut. 指胳臂向內彎的意思。
手抱孩兒,才知爸母時。 Tshiú phō hâi-jî, tsiah tsai pē-bú sî. 指人往往要到自己做父母時,才能體會父母養育的辛勞。
日頭赤焱焱,隨人顧性命。 Ji̍t-thâu tshiah-iānn-iānn, suî lâng kòo sènn-miā.形容人遇到患難,以顧全自己為先。
欠錢怨債主,不孝怨爸母。 Khiàm tsînn uàn tsè-tsú, put-hàu uàn pē-bú. 欠錢就只會怪債主,自己不孝還怨父母。比喻人不懂反省,只會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。
歹瓜厚子,歹人厚言語。 Pháinn kue kāu-tsí, pháinn-lâng kāu giân-gí. 形容壞人喜歡談論別人的是非,並藉此興風作浪。
歹竹出好筍,好竹出痀崙。 Pháinn tik tshut hó sún, hó tik tshut ku-lún. 比喻出身不好的人也能出好後代。相反的,富貴的人也會出不成才的子孫。
歹竹出好筍。 Pháinn tik tshut hó sún. 在惡劣的外在環境下仍能成長茁壯成優秀的人。
歹船拄著好港路。 Pháinn tsûn tú-tio̍h hó káng-lōo. 劣船遇到好的航路。比喻外在環境大好,本身雖不濟,也獲利頗多。
毛呼龜粿粽,紅包隨你送。 Môo-honn ku kué tsàng, âng-pau suî lí sàng. 中元食品多的是,紅包隨便你多少好了。譏笑道士在中元普渡時亂誦經。
牛就是牛,牽到北京也是牛。 Gû tō sī gû, khan kàu Pak-kiann iā sī gû. 形容人個性不易改變,即使換了環境還是一樣。
牛牢內觸牛母。 Gû-tiâu-lāi tak gû-bó. 只善內鬥,不能禦外侮克強敵。
王梨頭,西瓜尾。 Ông-lâi thâu, si-kue bué. 教導人家怎樣挑選水果及觀察蔬果的自然生態。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