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
分類索引
分類圖片索引»建築、居所»建築物、結構
詞目 圖片 詞目 圖片
肉粽角
1.消波塊。以混凝土為材質製成的石塊,置於海岸邊防止地形被海浪破壞。因為它的形狀很像肉粽,所以叫「肉粽角」。
2.地名。位於彰化縣線西鄉的一處海灘。
用陶土燒成的器具,用來覆蓋在屋頂上遮風避雨的建材。例:厝瓦 tshù-hiā(屋瓦)、瓦厝 hiā-tshù(瓦房)。
瓦厝
瓦舍。用瓦片做為屋頂建築材料的磚造房子。例:阮兜的頭前有一間大瓦厝。Guán tau ê thâu-tsîng ū tsi̍t king tuā hiā-tshù. (我家前面有一間瓦房。) 
護龍
廂房。傳統三合院或四合院左右兩旁的廂房。
戶橂
門檻。門下所設的橫木。例:囡仔人毋通坐戶橂。Gín-á-lâng m̄-thang tsē hōo-tīng. (小孩子不要坐在門檻上。) 
花磚
瓷磚。一種質地細緻的磚。表面經塗釉處理,具有瓷器般的光澤。
煙筒
煙囪。爐灶或工廠鍋爐用以排煙的長管。
桷仔
作建築使用的方形小木料。
低厝仔
簡陋又低矮的房子。
樓梯
上下樓用的階梯。
籬笆
用竹條或木條編成的柵欄。
門圈
門環。舊式大門上所安置像鈸的東西,有環,方便拉開或關。一般在叫門時,也會用環敲門,藉著發出聲響,讓住戶知道有客人來訪。
門扇
門板。例:門扇鬥袂峇。Mn̂g-sìnn tàu bē bā. (門板關不緊。也指兩人不合。) 
門斗
門框。
門閂
關門的橫木。
題字的木板或石板,常掛在門楣上,有紀念或彰顯的意義。例:牌匾 pâi-pián(匾額)。
布篷
用帆布做成用來遮擋陽光、風雨的遮蓋物。例:真濟擔仔攏有布篷通遮雨。Tsin tsē tànn-á lóng ū pòo-phâng thang jia-hōo. (很多路邊攤都有帆布篷可以遮雨。) 
洗石仔
一種建築施工法。將水泥與細石子攪拌後,固著於牆面或其他素材的表面,在水泥未乾時,用清水輕微噴洗,使細石子略露出表面的處理方式,稱為「洗石子」。
踅螺梯
螺旋梯。
天井
1.天窗。屋頂上的窗戶。例:對天井看出去,拄好會當看著月娘。Tuì thinn-tsénn khuànn--tshut-khì, tú-hó ē-tàng khuànn tio̍h gue̍h-niû. (從天井看出去,剛好可以看到月亮。) 
2.院子。房子中央井字形的院子,方便採光和通風。例:阿母當咧天井內曝被。
A-bú tng leh thinn-tsénn lāi pha̍k phuē. (媽媽正在天井裡曬被子。) 
塗墼
土塊、土磚。將泥土加水再拌入切碎的稻草,放入模具中用力壓實,即成土塊,不需窯燒。早期常以此為建材,代替較為價昂的磚塊。
塗墼厝
用土塊砌成的房子。
中脊
屋頂上頭,最高的那一根橫樑。
正身
正房。舊式合院房屋的中心建築部分,兩邊則為「護龍」。
水道
1.航道、溝渠。天然或人工的通水路線。源自日語。
2.自來水的線路、管道。源自日語。例:山頂無牽水道!Suann-tíng bô khan tsuí-tō! (山上沒有牽自來水線路!) 水管、水管路
水閘
用以調節水位,控制水流流量的閘門。
圓栱門
傳統建築中具有裝飾作用的圓形門,多無門板,僅是牆面有一個極大的圓形缺口可供通過。
圍牆
護牆。房屋的護牆,用來分界的牆。

回上一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