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回首頁
索引瀏覽
聲韻調索引
分類索引
部首筆畫索引
附錄
辭典說明
編輯說明
操作說明
系統說明
疑難解答
相關資源
Introduction
聯絡我們
查詢人次:
41524357人
分類索引
分類詞目索引
分類圖片索引
分類圖片索引
»
文教、體育、休旅
»
戲劇、音樂
本次查詢共查詢到16筆
詞目
圖片
詞目
圖片
木魚
唸經時用來控制節奏的法器。
月琴
弦樂器。用木頭製成,琴身為扁圓形或八角形,有四絃或三絃,用撥子彈奏。臺灣的月琴只有兩絃,俗稱為「乞食琴」(khit-tsia̍h-khîm)。
戲棚
戲臺。演野臺戲時在廟前或廣場臨時搭建的臺子。例: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。
Hì-pênn-kha khiā kú tō sī lí ê.
(在戲棚下站得夠久,等其他人都撐不下去而離開的時候,看戲的最佳位置就是你的。引申為對事情能持之以恆,就會成功。)
絃仔
胡琴。樂器名。中國拉弦樂器的總稱。
風琴
樂器名。外形為一長方木箱,體積較小,上面有鍵盤,下面有踏板,內部有幾十個長短不同的音管,按鍵即可奏出不同的音律。屬於鍵盤樂器,種類繁多,常見的有簧風琴、管風琴二種。
口琴
樂器名。屬於簧片風琴的最小型樂器,上面有兩行並列的小孔,裡面裝有銅製的笛簧,用口吹吸,就能發出各種聲調。
曲盤
唱片。一種利用機械錄音方法記錄聲音的膠製圓片。上有細溝,放在留聲機或電唱機上旋轉時,沿著槽紋滑動的唱針尖端發生機械振動,通過唱頭還原為聲音或轉換為電子信號。
嘓魚
木魚。唸經時用來控制節奏的法器。
鼓吹
嗩吶,樂器名。例:想袂到你竟然會曉歕鼓吹。
Siūnn bē kàu lí kìng-jiân ē-hiáu pûn kóo-tshue.
(想不到你竟然會吹嗩吶。)
鑼
銅鑼。平圓形狀像銅盤的打擊樂器,旁邊有穿繩掛著槌子,可用來打擊。例:拍鑼
phah lô
(敲鑼)。
烏笛仔
單簧管、豎笛。一種直吹的木管樂器,長約二英尺。藉由吹奏者所吹的氣和下脣的適當壓力,使固定於吹口上的簧片產生振動而發聲。
皮猴戲
皮影戲。以紙或皮製成人物剪影「皮尪仔」,借燈光投影在布幕上來表演故事的戲劇,其內容多取材通俗章回小說。
琵琶
中國的彈撥樂器。用桐木製造,琴身為半梨形,琴頸向後彎曲,琴桿和琴面上有設四到六相,九到二十四品,四弦。
通鼓
堂鼓。樂器名。長筒形,雙面皆有皮革,戲曲表演中常做為表現公堂或戰場的音效,帶有嚴肅、威重的氣氛。
洞簫
1.簫。樂器名。形狀似笛子,直吹,正面五孔,背面一孔。
2.比喻為鴉片煙管。例:老猴歕洞簫。
Lāu-kâu pûn-tōng-siau.
(老猴子吹洞簫。嘲諷吸食鴉片者形體削瘦橫躺的樣子。)
手風琴
西洋鍵盤樂器。彈奏時拉動側邊的風箱,鼓動簧管產生聲音。
回上一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