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
分類索引
分類圖片索引»動物»獸類
詞目 圖片 詞目 圖片
密婆
蝙蝠。哺乳動物,外形像老鼠,四肢與身體之間有膜相連,類似鳥類的翅膀,所以能飛翔。眼睛小,視力弱,靠體內聲納系統發出的高頻率音波所傳回來的回聲來引導飛行,所以善於夜間活動。
牛仔囝
犢。小牛。
哺乳動物。四肢粗壯,身形龐大,全身覆濃毛,能爬樹,雜食性,多生於寒帶。例:臺灣烏熊 Tâi-uân oo hîm(臺灣黑熊)。
羊仔
羊、小羊。
山羌。哺乳動物。全身披褐色短毛,雄羌頭上長角,形體大小和吠聲皆與狗相似,行動隱密敏捷,常出沒在清晨和傍晚的山地密林裡,以野菜、鮮草和嫩葉為食。例:羌仔 kiunn-á(山羌)。
羌仔
山羌。哺乳動物。全身披褐色短毛,雄羌頭上長角,形體大小和吠聲皆與狗相似,行動隱密敏捷,常出沒在清晨和傍晚的山地密林裡,以野菜、鮮草和嫩葉為食。
果子猫
果子貍、白鼻心。哺乳動物。食肉目靈貓科,夜行性動物,體色為黃、灰褐色,頭部色較黑,額頭至鼻樑有一條明顯的白色毛。棲息地以闊葉林為主,擅長爬樹,喜歡採食多汁的果類植物,屬於雜食性動物。
駱駝
哺乳動物。身形高大,背有駝峰,分為單峰與雙峰。腳蹄厚,適合在沙漠中行走,具有高度耐飢渴的能力,可供騎乘與載貨,是沙漠中的主要負重動物。
哺乳動物。外型與老虎相近,但體型較小,皮毛為黃褐色,背部有黑色圓形斑點。生性凶猛,善於爬樹以捕食其他獸類。臺灣地區以「臺灣雲豹」為代表,但數量極為稀少,已列入瀕臨絕種之保護動物。
斑馬
哺乳動物。馬的一種。毛淡黃或銀白色,身上有二色相間的斑紋,是群棲動物。非洲為主要產地。
膨鼠
松鼠。外形像老鼠但大些,尾巴長且膨鬆,常棲於樹上,吃果實。
哺乳動物。身長約二、三公尺,四肢強健,有鉤爪,尾細長。雄獅頭至頸部有鬣,雌獅體形較小,無鬣。分布在印度及非洲一帶。
犀牛
哺乳動物。體型大,外形像牛,頭部有一或兩個角,常作為攻擊性武器。以草、樹葉、嫩枝為食。
山豬
山豬、野豬。身體呈圓桶狀,皮黑又厚,長滿粗毛,鼻子長又硬,牙齒尖利,是雜食性動物,性情十分兇暴。例:我感覺山豬仔肉較好食。Guá kám-kak suann-ti-á bah khah hó-tsia̍h. (我覺得野豬肉比較好吃。) 
1.兔子。
2.十二生肖排序第四的生肖。
兔仔
兔子。哺乳動物。草食性,耳大,尾短且上翹,上脣中裂,後腿比前腿長,善跳躍。毛色為灰、白或褐色不等。性溫和且外型可愛,故常被飼養為寵物。
長頷鹿
長頸鹿。哺乳動物。原產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平原地帶。外形與鹿相似,腿和頸部則較一般鹿來得長。毛色為淺黃色,並帶有淺褐色斑點。大多生活於平原和灌木地區,以金合歡屬植物的葉子為主要食物。
哺乳動物。體形小,腳短尾長,毛色呈灰褐色。繁殖力強,為傳播鼠疫的媒介。
水牛
哺乳動物。體型大,毛色灰黑,擅長耕田。原產於中國南方及印度,荷蘭統治臺灣時自閩南地區引進。
水獺
哺乳動物。體形似鼬,身體柔軟細長,尾長足短,趾間有蹼,穴居河岸,擅游泳,能潛水,夜出捕魚。皮毛呈深褐色,質地柔軟,很貴重。

回上一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