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
分類索引
分類圖片索引»身分及職業»農林業
詞目 圖片 詞目 圖片
米攕
可以刺穿米包取出米粒樣本的小工具。
牛鼻圈
牛鼻環。用來套在牛鼻子上的器具。外觀為一個鐵環。
牛擔
牛軛。一種架在牛背或脖子上以負載牛車或犁的拉力的器具。
牛喙罨
1.用來將牛嘴套住的器具。防止牛在耕作時吃東西。
2.戲稱口罩。
加擔
牛拉東西時架在牛脖子上的東西。
磟碡
用來壓埋土塊、雜草,將田地整平成軟泥的農具。外觀似「曰」字型,中間為一滾筒,軸心有葉片,前由牛隻拖行,人以兩腳於其上前後踩踏,以增加重量。例:拍磟碡 phah la̍k-ta̍k(打磟碡,即使用磟碡。) 
秧船
用來放置秧苗的木製平底圓盆,可以飄浮在水田上,隨農夫插秧時移動、取用秧苗。
1.一種用來整平地面土塊的舊式農具,亦可用於推送地上物使聚攏或散開,由一條橫木上附平排尖齒,加上長柄構成。例:竹耙 tik-pê(竹製的耙子)。耙仔
2.使用耙子將土翻平,或將東西聚攏、散開。例:共草仔耙倚來。
Kā tsháu-á pê uá--lâi. (把草耙攏過來。) 
耙柫
用來扒穀的工具。
鐵牛仔
耕耘機。用來代替牛隻耕地的機械化農具。
鋤頭
用來除草鬆土的農具。
草鍥仔
鐮刀。用來割草的刀子。
攕擔
兩端皆為尖頭的扁擔,可直接插在稻草束或柴束中挑起來。
手耙
耙子。用來撥平耕地的農具。
大拖
用來當作曬穀時集中穀子的農具。約二尺半長、一尺多寬的長型木板,上有一柄,兩邊有繩索,由兩人共同拖曳,將大量稻穀集中一處放置處理。

回上一層